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郭光东
郭光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69
  • 关注人气:2,6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看邱兴华案的天下之“大韪”

(2006-12-04 00:35:17)
标签:

法律

精神病人

xw

司法鉴定

邱兴华

分类: 法律的事
郭光东

    有一个人,一夜之间连杀10人,先向每人头部各砍数刀,又用斧头砸向每人头部,而这10个无辜之人尚有一名孩童。随后,此人还将一个死者的眼球、心肺、脚筋挖出,炒熟喂狗。逃亡中,此人又将一名好心帮助他的人砍杀。

    如今,人们都知道,这个滥杀无辜、手段极其残忍的人叫邱兴华。做下惊天大案的他两个月前被捕,其时人们无不拍手称快,甚至燃放鞭炮庆贺,心想“枪毙这个狗东西”的日子不远了。

    但是,现在情势或许有变。因为有种种迹象表明,邱兴华疑似患有严重的精神病,而一旦鉴定结论成立,那么依据法律规定,这人可能最终被判无罪,不仅不会杀头,甚至连一天监狱都不用蹲。

    假如真有这样的一种错愕结局,赦了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你能接受吗?

    想必很多人难以接受,这,或许就是邱兴华被捕两月有余、一审业已审结却至今未获精神病司法鉴定的阻力所在。

    首先,11个惨死的人的亲属可能就不答应;被血腥激起的“民愤”也不容易平息;还有,邱案的办案人员也会因此承受巨大的压力。

    不过,这些都只能说是寻常所见。其实,邱兴华无罪的结局丝毫无损于我警方的神勇,他们没有抓错人,如不及时抓捕,极度危险的精神病人还会再贻害他人,他们理应立功受奖。公诉方检察机关以及一审法院也不能说办了错案,他们毕竟只是司法人员,不是专业的精神病专家,况且邱兴华本人坚称自己“精神正常”,其家属也未申请司法鉴定。惟一可能有错的,就是一审时邱兴华的辩护律师,他没有为自己的当事人提起鉴定要求。但一味归罪于他或许也有失偏颇。正如他自己所说,之所以没提,是因为他“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天下之大不韪”呢?答案很明显,就是一种全社会依然普遍存在的思维定势——“血债要用血来还”,“杀人偿命”,“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有罪推定”,“‘坏人’没有人权”。

    这种“天下之大不韪”的惯性如此强大,有时甚至连一个精神病人都不肯放过。但现代法治之所以赦免、减轻一个精神病人的罪责,就在于法律只能处罚有主观恶意的人,对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完全不适用“好汉做事好汉当”的习例,无论其如何危及社会,都非出自他的自由意志,国家只能医治他、保护他而不是处罚他,因为处罚于他不仅毫无意义,反倒是一种毫非人道的做法。这,彰显的正是一种大慈悲的人道情怀,是一种文明的法治精神。

    当下,若干有识之士正在为疑患精神病的“草民”邱兴华奔走,呼吁依法保障这个“坏人”被鉴定的权利,我们相信,二审时有关机关会慎重对待被告人的这项权利。我们无意干扰法庭的独立审判,一切都应以公正、透明的鉴定结论为判决的依归。只是我们认为,鉴于邱兴华案的极大关注度,无论最终邱兴华被判有罪与否,一个公正、透明的司法鉴定过程本身,就是向全社会播撒人权观念、传播法的精神的一次绝佳时机,或许还是中国司法文明史的一个里程碑。
 
    而这,也许正是邱兴华案的天下之“大韪”!
 
(《南方周末》2006年11月30日“方舟评论”)
 
链接:《南方周末》当天有关邱兴华精神司法鉴定的报道
 
我不是为邱兴华一人奔走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61130/xw/ttzs/200611300007.asp
邱兴华精神病家族史及其九种精神异常表现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61130/xw/ttzs/200611300004.asp
邱兴华属于人格障碍,不是重性精神病人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61130/xw/ttzs/200611300006.asp
必须让鉴定专家在法庭上辩论起来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61130/xw/ttzs/200611300005.as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