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乃大(2023.11.20-2023.11.26)
(2023-11-27 16:09:56)
回顾一下本周,似乎做了很多事情,又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做。从上周末医院检查,到周一拿到结果,再到为期接近一周的卫生清扫活动,似乎做了很多事情,但又不确定这些事情有没有。终于又再周末再一次带娃进入医院,而这一次还是在极度不确定的状态之下,迎来了注射治疗。当然从目前的状况或者说持续了很久的状况来看,注射治理是有必要的,但是细想下来,似乎又没有那么必要,对于这种边界模糊的事情,到目前为止处理的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从最开始的保持耐心,到后面的逐渐失去耐心,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导致情绪的变化,另外一方面则是底层代码对当下的状况出现了排斥的反应,究其原因,大概率还是由于过往的经历和当下的境遇所造成的。
关于过往的经历,毕竟每个人都是靠自己的能力走过了三十多年,到目前为止还健健康康的活着,虽不能保证每天都开开心心,但至少没有产生厌世情绪,就证明对当下的状态还表示认可。而当下的状态皆是由过往的经历造成的,认可了当下的状态也就认可了过往的经历,特别是在很多没有一定之规的问题上,就会更多地倾向于认可自己的观点,而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选择包容。但是一旦涉及到个人特别关心的事情,就会出现那种当局者迷的状态,从而导致失去了原有的包容性,进一步演化下去就会产生急躁情绪,甚至是对立情绪。这一点最近特别明显地体现在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一是因为个人对孩子的教育设置了比较高的预期,从而产生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情况;二是个人对当下孩子的教育状态暂时没有百分之百的掌控力,而一旦失控,就难免会通过愤怒来宣泄自己的无能,三是对各教育参与方过完经历的不认同,导致陷入了一种以自我为主的培养模式。综合以上这三种原因,再叠加原本就处于一种精力相对放松和涣散的状态之下,总难免会产生很大的情绪波动,而又因为情绪的波动会导致大量的能量耗散。
因为这种情况产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短时间之内也很难有迅速解决的方法,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逐步调整个人的心态。一是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即全然接受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沟通方式,毕竟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不过方式不同,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未必说哪种方法就一定是正确的,哪种方法就一定是不正确的;二是该坚持原则的时候就应当坚持原则,建立底线思维,对于一些不能突破的底线一定要坚守,并且令行禁止;三是保持足够的耐心,毕竟有太多的事情都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当下的方法不行就慢下来换另外一种方法来试试,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无论是对个人的情绪稳定还是对于关注项目的推进都是一件不错得事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