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之内,买最好的(2023.07.24-2023.07.30)
(2023-07-31 08:23:52)相识于微末,一晃将近二十年了,且不论当下每个人混的如何,这一波大概率是应当走一趟的。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叠加当下台风的不利因素,还有家里人的一直阻拦,此行终究还是没成,以至于个人心情波动影响了两天的行程,甚至差一点发生了重大转变,好在各种因缘际会,就这样无所事事地度过了一个周末。
关于当下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个人其实非常清楚,只不过想改变的话并非一朝一夕。首先是关于目前问题的认知,因为每个人的心智模式不同,所以看到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就像《水知道答案》当中所说的一样,你对待一件事物抱有乐观的态度,那么事物总会以乐观的态度来回馈你,如果以悲观和消极的态度来应对当下的情况,那么当下的情况总会以更为悲观的结果来反馈,这其中最大的变量还是在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当然我们也反对盲目乐观,但是在条件已经不太乐观的情况下,如果主观再继续悲观的话,那么问题被解决的概率就微乎其微了,所以在对待问题方面,首先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其次就是要更为积极与主动地参与到问题解决当中,这是一个好的方面,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惑。说它是好的方面是因为就像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的,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躬身入局,必须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才能体悟或者觉察到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找到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当然还要不好的一点就是这个状态可能会造成一种不信任或者说不放权的情况,从而导致个人不得不将时间与精力分散到每一个问题当中,一是不容易形成聚焦,二是容易造成个人的过度疲劳,三是很难提升信任程度与团队些协作的能力;最后就是在过程中出现与预期存在偏差或者说过程波动的情况,要及时调整情绪,即做好过程管控。大部分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帆风顺,这就更需要在过程中保持定力,就像本周的行程,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但其他的事项还是应当按照自己的规划持前进,在过程中出现心态摇摆是可以的,但是应当及时止损,同时可以适当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对情绪进行调整,当然要确保调整之后不会影响后面大部分的事项。
本周还要说的一点就是行为的定力,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出现这样的状况了,即酝酿许久的事情在事到临头的时候去突然发生了转向。这种行为如果向深层次挖掘,内部的心智模式应当是对锚定的目标在半途当中进行了放弃,这种放弃并非是因为目标过于困难造成产生畏难情绪而选择放弃,更多地像是看到了一种差不多的解决方案,于是就选择了转向,虽然也达到了相关目标,但是距离个人的预期还是有差距,一个小目标的差距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多个小目标的差距累计下来就会差生与最初预期很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很可能会在某个时候突然爆发出来。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锚定的目标前进,过程或许有些困难,但是长期积累下去,才会按照个人的预期方向持续前进。
这就像购物,如无必要,勿增实体,预算之内,买最好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