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之小说《白夜行》
标签:
东野圭吾小说白夜行杂谈 |
分类: 影剧音乐书籍 |
一直听很多人提到《白夜行》,尤其是东野迷。一般来说,要看《幻夜》是应该先看《白夜行》。但我却反其道而行,所以在看《白夜行》的时候感觉更像是在看《幻夜》的前传,以及《幻夜》里所隐藏的过去的真相。
不过这本书看的时间比《幻夜》更久,大概花了三个星期(按厚度算是比较快的,也可能是因为小说太黑暗,想快点看完的速度)。而《白夜行》却是为了满足对《幻夜》的好奇心,最近才去新华书店买的。于是,昨天晚上终于看完了咯!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场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个象征故事内核的绝望念想,有如一个美丽的幌子,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故事片段像纪录片一样一一还原:没有痴痴相思,没有海枯石烂,只剩下一个冰冷绝望的诡计,最后一丝温情也被完全抛弃,万千读者在一曲救赎罪恶的凄苦爱情中悲切动容……
本人简评:
这部小说因为时间跨度大,比起《幻夜》,人物关系感觉更为复杂,死去的人物比比皆是。我甚至还特意计算了一下,死去的人物一共有8人。而整部小说都隐藏着暗线,每个案件都没有完全点明,任凭读者想象推理。就如幻夜所说,这部小说的时间跨度太长(19年),以至于后面提到的人名,总要不经意去翻最前面的内容。
刚开始看这部小说前,总觉得不至于比《幻夜》还要黑暗,但事实上看过以后我觉得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感觉。看到一半都有点看不下去的冲动,脑袋里在想,最初的谋杀案(尤其是想象少年杀死父亲,少女杀死母亲的可能性)如果动机不足以让我动容的话,可能我就会彻底不想再翻开这本小说了。
最终的动机明朗了,让我也可以完全理解,就如同《血字的研究》一样。但这样的原因,却让我觉得太黑暗了,这是第一次让我有种想把东野的黑暗小说卖掉的冲动。
有时候我也在想,凭雪穗的聪明才智,果然是因为是小学生还是无法逃脱最初黑暗的命运吗?
而在亮死后,雪穗经过《幻夜》地震大洗礼,变成了“新诚美冬”。(《幻夜》的剧透……)
至于说这部是纯爱小说,我无可置否,但这样的爱情太残酷,或者说无法再次回顾。若是为了爱牺牲一切,《嫌疑者的献身》更会让我感动。不过也可能是因为一搬到屏幕上,纯爱的味道才特别浓郁,小说本身对于情感太隐晦,也许是我没看出来。
另外幻夜在两年前也写过类似的评文,其他的请参考幻夜的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11e0b70100d79l.html
说来,差点忘记了今天是七夕,说这部是纯爱小说,也算有点沾边。但今天也没什么特别的安排,先祝大家:鹊桥节快乐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