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笔记#4背书
(2018-08-23 02:45:07)
标签:
杠铃操健身 |
分类: 勤能补拙 |
这个时间还在写博客,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不瞒地说,这已经是这两个多星期以来第几个不眠之夜,每次晚上记动作、记讲解词,练完就上床睡觉,闭着眼睛好久好久,还是睡不着,神经太兴奋太兴奋了!白天干嘛去了,不可以白天做吗,非要等到晚上还是睡觉前?人有时候就是发傻,平时习惯了白天跑步做操,要不做,光练动作,8个小时啊,只干一件事,会不会崩溃?教练又给了我期限要练出来,只好利用平时没什么事的晚上来做,有时一边练一边心里骂他是个催命鬼。当然,把这事说给瑜伽的教练听时,人家可是赞不绝口,说你的教练对你真好。有压力学习也是好事,对于我这种懒懒散散的人,不给我下命令,我真可以磨很久,懒惰不是人的天性吗,我相信所有人都一样。
一个星期,连蒙带骗地把一套动作学下来,试教了一次,然后,教练说,那一套你暂时放下,再学一下新的那套吧。一听几乎晕倒,我花了多少心血才记下来的音乐动作节奏和不怎么顺口的讲解词,就这么放下了?好像要我离开我辛辛苦苦培育起来的小baby,心疼死了。教练见我依依不舍,不肯就范,只好软了下心,改口说,你要把这套练精练好也行。拿着这当令箭,加上上完第一节课,身体表现得比较疲劳,所以,休息了两天,教案、音乐、动作都抛掷脑后,碰都没碰。然后,我开始听新的音乐,去上了别的教练的课。周末趁机会,狂打球,把憋了几天的力气发泄一下(其实精神更累)。回到家躺下已经凌晨1点。然后,第二天晚上,上了那堂自我感觉糟糕的课,那又是一个不眠夜。。。
之后,我觉得需要开始学新套路了,就是这样子。
知道吗,我到目前为止为之自豪的事之一是会考试,我们那时候,试题还不像现在出的那么古灵精怪,很多问答题就是书里的一段一段,每次考试前,把老师考前辅导课讲过的题目,逐一把标准答案写在纸上,每天早上或者夜深人静,一题题地背,背得一字不差,所以考得都挺好,政治还得过100分。几十年后,又接触到教案,我开始还挺得意的,动作我大多会做,只要记住做多少个,顺序如何就行了吧。但经过这多天的试验,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杠铃操与其他力量项目的最大区别是配音乐,哪一拍进去,哪一拍出来,人家都设计好了,教练的任务就是把它准确地做出来。对音乐我也不怕,我对自己的节奏感还是有信心的,那时大学跳国标,不用教,音乐一起来就会踏着拍子跳(当然,男舞伴的引导是关键),不会自己乱套。但是对于10首歌,每一首5分多钟,都记得那么清楚,拿到读书时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现在人老昏花,要记下那么多东西,比上天还难。
我也在逐步摸索记忆效率最高的方法,教练刚开始已经明示,要多看视频多听音乐,我相信这是他的经验总结,但是人家可是小鲜肉,记忆力正好在高峰期,我老人家是否要再想想别的办法?我本来最最开始就是想到了死记硬背这个独门诀窍,你不用管我理不理解,反正我能背出来就行,但后来觉得没劲,那不成了机器人吗?想想我作为跳了十几年杠铃操的人,是什么让我为之动容?不就是跳操的音乐吗,音乐承载着充满力量的动作,而不是动作承载音乐。其实,练好一套操,确实是需要与每首歌的灵魂对话,好的教练,一个磕了药的教练,一定是这样的状态。
直到这一刻,我还在努力着,去达到和音乐契合的境界,也许很快会找到,也许很久都找不到,我给自己的期限又快到了,下周。。。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