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台北清晨杯
(2018-04-27 21:24:03)
标签:
体育台北清晨杯羽毛球 |
分类: 人生百态 |
台北,久违了!2010年清晨杯,我本该去,可是在北京机场出海关时,被拒,说我港澳通行证过期了,我当时还没醒悟,我的本本没过期啊,后来才知道是香港的签注过期。事先约好大腿打混双、女双,因为我没成行,他们改和别人打。而我失落地买了飞广州的机票回家疗伤。那一次的错过,都怪自己太依赖,自己不弄清楚需要什么手续。
一晃眼就到2018年了,资讯异常发达,只要花一点时间,就能了解手续,提前1、2个月去办就行。
可以报两项比赛,加一个欢送晚宴,一共570元人民币。不知有没有只报名比赛的收费标准,我看到的是针对大陆地区球友的报名链接,估计考虑到远道而去一般都会参加晚宴,而这也是清晨杯的一个主要部分,不去的球友属少数。
大陆有专门做这个赛事的旅行团,打球+旅游,约10天,比赛以后,用几天时间,把台湾的主要景点过一遍。我看了这个团4月21日飞香港然后解散,而我22号参加扬州马,时间太紧,加上不想这么赶鸭子似的游。
我选择了自由行,这次主要待在台北,以后有机会,再去别的地方。而凑巧的是,让我看到“最酷”有台北女子半马的报名推送,看看日期,4月15日,正好在台北,何不报名参加,一箭双雕?老实说,平时哪里会想到专门过去跑个半马?这个女子半马以前有所闻,有些女明星参加了,打开了一定的知名度。等我和搭档一说,她也兴奋地报了名,我原以为她报10公里,谁知她报了半马,对于一个平时没跑步,很久以前跑过10公里,我佩服她,但对于她在那几天既要打球,又要跑半马,体力能否保持,我持保留态度。但看到她报完名,马上做了训练计划,很认真的样子,也就不说了。人也许会通过一个契机,改变一些习惯、态度,最后结果倒不重要。
不过有一个问题是我疑虑的,就是15号周日有没有比赛,我查到了去年清晨杯的赛程,女双小组赛在周日上午8点多有比赛,如果出线,再进行淘汰赛。今年会不会同样是这样,赛程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如果不幸言中,那意味着早上5点半起跑,最快速度跑到终点,算2个小时多一点,然后要最快速度地坐车去体育馆,理论上几乎不可能,即使跑完,还得领完赛包领存包,路上还得红灯等一等呢。想也没有用,等,等到赛程出来一看,长吁一口气,我13-14号女双,14号单打,我搭档14-15号还有混双,今年根据报名人数,人多的组别都是单淘汰,就是说除非我搭档14号的第一轮混双输掉,否则几乎跑不成半马。古话说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之前,不是总得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嘛。
对清晨杯的准时开赛,是在深圳比赛时听到的,深圳拖时太长,能和预测时间推迟1、2个小时,这让等的人多累心。而清晨杯很少拖时,31分比赛,预测20分钟,包括3-5分钟的赛间间隙和赛前热身,所以懂的人,等上一场比赛完就马上上场热身。在每个场地裁判椅的旁边有个小白板,写着当前打和准备打的几场比赛的项目和开始时间,场下的人一看就知道自己那场还有等多久。果然是举办了47届的比赛,几千人的比赛,井然有序。当然,台北体育馆有1、4、7楼三个场馆,有那么多场地,编排好,就不会乱。
我们那组别女双有26对选手报名(同一年龄段,分甲乙两个组的比赛,每次乙组的前三名自动进入下一年的甲组比赛,如果连续两年不参加,那就在第三年重新打乙组),实行单淘汰制,每场比赛31分。听说以前是分小组赛,小组循环后,出线再淘汰,现在一场比赛,如果输了,就结束了,对于参赛者来说自然不过瘾,有些不喜欢单淘汰赛制的球友游说我们这些远道过来的参赛者,向组委会反映,争取多些人反映,组委会会有所考虑。不过,也许参赛人数众多的情况,会大大增加场次和场馆人流密度,组织者的工作量也会成倍增加,今年这样,一场比赛后,一半人离开,一半人留下。一个组别打完,下一个组别开打,不会重叠。对于我们这次初来报道,比赛当然是一个主要内容,而旅游也同样重要,比赛打的多,旅游时间就会压缩,反之亦然,总之都不会有损失,顺其自然。31分制,也许是一个减少遗憾的办法,即使输,打31分起码也可以打上10多分钟,不会显得那么快就结束,心理上好受些。不过,在现场看,我看不到参赛选手抱怨时间太短的,输的人,都精神饱满,输得很愉快,对于大家,成绩不是很重要,参与和交流更可贵,所以,每一场比赛前或后,我们都和对手合影握手,非常开心。
我们第一场比赛32进16,对手是台湾本地一个很出名的俱乐部“成渊早起会”的球友,心想会不会很厉害,等上场时才见到本人,其中一个有力,另一个稍弱,整体我们占优,很顺利赢下。一个小时后,我们16进8,对手是澳门医协队的,她们第一轮轮空,没看到打得怎么样,等热身时一看,比较好打,没费多少力气就打完了。下一场8进4,对手我们之前还聊过几句话,她们说她们是东莞的,看了她们第一场比赛,打得挺激烈,感觉她们应该和我们争进前四,果然。对于这场球,我们准备得比较好,尽管前半局我们落后,但逐渐稳住,慢慢地追上去,换场后保持领先,虽然后面给她们追了几分,但仍然能保持到胜利。我们很高兴,毕竟打了一场水平相当的比赛,而且赢了。后来和她们聊到,原来她们也是台湾人,是高雄的,她们是同学。其中一位在东莞工作,所以她们以东莞分会的队伍报名。结束后,同行的球友观战后说你们拿定冠军了,另外三对都比较弱。因为我们集中精力打球,没注意旁边的场地,所以一听,好高兴,想不到第一次清晨杯就能拿冠军,这太完美了吧。
半决赛在第二天一大早的第二场比赛,我们7点半就到场地了,看到裁判员在7点45准时清场,整理场地,8点准时开始第一场比赛,非常有秩序。我们的对手是一对韩国人,早前在深圳的比赛,一出场的韩国人都是专业的,轻松得冠,给我感觉出去比赛的韩国人好厉害,作风都很顽强。和我们打的这一对,老实说也非常顽强,但她们也是业余的,速度比我们稍慢,也有比较明显的弱点,所以,赢得比较轻松。这几天在球馆,看到了一个韩国的群体,他们应该是组织一起来打球和旅游的,比赛时场边站满了没比赛的队友,为场上的队友加油,非常团结,即使输球,她们脸上都不会显露郁闷的表情,她们真是非常开心地享受这个赛事。我觉得,我们国人要多多向他们学习。
另外一场半决赛比我们更早地结束,我没留意看她们比赛。只记得队友说起,她们中那个高个的,移动比较慢,处理球稍微不利落,所以脑子里制定的策略是多对着高个打,别的就没想法了。事后,我觉得我们被旁观者误导了,当然,他给的建议有些是对的,比如高个失误多一些,但是,一热身时,我发现人家并不弱,球特别硬,杀球重,落地刁,我们接杀质量不高,就给上网的人封死了,开局又是一下子给拉开了四、五分,中端,等到了她们的短暂短路,我们一连得分,追到14平、15平,我一个意想不到的反手抽大对角,正好落在线上,我们以16比15领先一分换边。之后比分又是胶着
有一对第二的男双,听说他们是占优的,他们说他们是输给自己。我们呢,我想了下,我觉得我们发挥了最佳水平的7、8成吧,不能说打得非常不好,只是对手这种暴力型,一直是我们比较难对付的,之前几个比赛遇到这种对手都输,所以,应该说是综合实力还不够,接杀质量不高,就摆脱不了对方进一步的压制。其实正如观察那样,高个对手失误是挺多的,无形中她已经送了不少分,假如我们自己少几个失误,并且状态不要总是大起大落,关键分更加沉着一点,或许结果会好。能拿到银牌也是很开心的。
接着我还有一个单打,之前在深圳打过一场,被虐,应该说我也不报什么期望,能多打一场是一场。女单报名人数少,甲乙组合并起来才8个人,所以混在一起打了。第一场和一个矮个子打,看她斯斯文文的,练球时,球没觉得很好,感觉应该没啥问题,可是一开球,她的本来“面目”就显现了,我一开球,她一个劈吊,我一点反应都没有,完全预判不到,我压她后手,也回得很刁的网前,不过有一个问题是我们都的,谁开球,谁得不到分,呵呵,所以每一分我们都是平着上,没有回合,两三拍就结束,一直到8平、9平,之后,她好像体力下降了,我发球,她回球质量下降,不是下网就是出界,这时我的手松了(开始都紧),接杀也弹对角,让她跑。后面就打得轻松很多。旁边场地打得另外一场,胜方是我下一个对手,我看到她们双方喜欢拉高球,拉来拉去,其中一位,我留意到她,走到旁边场地,热身,还有一个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和一位男士陪着,感觉是家人过来加油,她看上去比我年轻,腿挺粗的。果然,我4进2就是对她。
同样,我挺怕力量比我好的对手,就像一身武功没有用武之地呵呵,其实,现在什么都不练,连老本都没了,还一身武功呢,只是说,如果遇到没经验的对手,也许能骗几分,果然,一开场,我们也是一分分地上,不是我杀球得的分,大多是她主动变线失误的。总体来说,她拉的后场很到位,又高又快,我只能跟着她的节奏。她领先交换场地,看球的那位男士跟她说了一会,上场后就马上不同了,她好像识破了我的回球,基本上可以等着我回球,然后轻抹变线,球不走,我脚慢,上不去。分数一下子拉开了,我知道无力回天,就坚持打完比赛吧。赛后跟抱小孩的妇女聊天(她其实也是我对手的球友,做了十几年裁判,这次终于做一回运动员参赛),得知原来这女孩还在学球,以前没打过正式比赛,这次是她的第一次,而那位男士就是她的教练。而她最近很刻苦,每周练四次,因为没有比赛过,经验不多,开始简单地打,后来经教练点拨,终于开窍会打我这个“残疾人”了。真是很有天赋的女孩!
首次参加清晨杯,一亚一季,运气不错。和国内的比赛相比,我觉得清晨杯的水平不算特别高,我猜可能是高水平的球友,不是每一届都来,而大多报名的参赛者,是带着旅游为主、比赛为辅的普通球友居多。当然,我不太了解所有项目的情况,有些组别,特别是年轻组别,和混双项目,报名人数比其它项目都多很多,竞争也更加激烈。有些高手每年都参加,我觉得是。
其实,除了自己比赛,难得有机会欣赏一下世界各地高手打球,是非常惬意的,有些40多岁的球友别看他腰圆腿粗,一出手,原来是专业的,防守实在太好了,双方的对攻看得眼花缭乱。台北体育馆的场地都有看台,每层楼都有热水器,看球环境绝对一流,只是比赛实在太多,看不过来呢
对了,还有欢送晚宴这一盛会,在一家大酒店的宴会厅举行,具体多少席真数不过,反正连旁厅的坐满了。每一桌都事先安排好哪些团队,贴在宴会厅门外面,找到自己那桌入座就行。旁厅墙壁上有电视,镜头对准正厅的舞台,非常清楚,一点没有冷落感。组织者、赞助商讲话,然后各大代表团会表演唱歌之类的节目。不过,因为我们第一次去,没有什么老朋友,就坐着看直播,自己朋友说说话,这么巧,和我们同桌的是东莞分会的朋友,我们8进4的对手也在一起,于是有些话聊聊,不然可能会比较无聊。
第一次打清晨杯,一切都很新鲜,回味无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