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乐之旅——成都双遗马拉松(4)

(2016-04-05 21:27:41)
标签:

成都双遗马拉松

分类: 人生百态

快乐之旅——成都双遗马拉松(4)

前天看到双遗马拉松推送的消息,发现今年的名称把“成都都江堰双遗”改成“成都双遗”,我也改改

 

北马7点半开跑,4点半起床,广马7点半开跑,5点起床,这次8点开跑,几点起床呢?离起点走路大概20分钟,是直接换好衣服不存包,还是早点去存包?考虑到早晨气温12、13度,还是有点凉,因此选择后者,7点从宾馆走,7点半存包,再上上洗手间、做做热身,差不多。

 

尽管对这一跑不太紧张,但还是出了点差错,不知什么时候手机设置了静音,闹铃没响,等我猛醒已经是5点50了,赶紧烧开水、洗漱、喝水后,6点到楼下吃早餐。宾馆特意为跑马选手提前开了早餐。已经有选手在那吃着了,每人一个鸡蛋、一碟咸菜豆角粒,白粥、馒头任吃,可能前一晚睡前吃了一个奶酪面包,不是很饿,就着咸菜吃了三个馒头,两次小半碗的白粥,这时没法计算卡路里了,凭感觉吃吧,别吃撑了就行。别的选手,有些已经全副装备穿上了,好像吃完就直接去起点,外面黑灯瞎火的,这么早去干嘛,都江堰的天比广州亮得晚,7点才蒙蒙亮起来。

 

7点准时出门。这次把带水壶的腰包带来了,上次广马,因为后程路上私补充分,最后背着半壶水跑完的,这次想了想,才5000人跑全程,出现大班人马进水站的几率比较低,所以改成普通的腰包,带上四个能量胶和两颗盐丸。在到都江堰的车上,桂林李哥说想要成绩才吃能量胶呢,这话一直在我脑里打转,究竟我属于要成绩还是不要成绩那类?我好像可以不要成绩,但不可以跑到后面没有力气呵呵。事实上,这谁也说不准,每一次的身体状况和补给都不一样,也许要吃,也许不要吃,我带着先备用。

 

天气预报是多云,12-19度。天公作美,当天确实没有太阳,也没有下雨的迹象,刚出门的时候感觉几乎没风,所以有一点点闷。我们没有坐组委会安排接选手的摆渡车,距离不长,走走当热身。一路上都是去跑步的人,浩浩荡荡的。马路一早就封了,只有组委会的车辆在里面行驶。快到起点有一个加油站,那时7点20多分,我说这里人少,先去洗手间,可女厕还是排了一条小队伍,同学等了一下,建议先去存包,再去洗手间。也是,7:45是存包截止时间,可能来不及,于是赶紧小跑进体育场里面的存包处,进安检,保安很负责地打开每个人的包,伸手进去摸摸。存包处几乎没有人,几秒钟就存好,然后到体育场的洗手间排队。去年厦门马有过前车之鉴,等了快30分钟,这次比较幸运,排了20分钟,在7:50出来就冲去起跑点,那时主持人已经扯着嗓子给大家激励了。因为有隔离板,我们没办法排进队伍了,幸运的是离起点100米处有一个缺口,我们就排在缺口的外侧,等起跑后再进去。人和人几乎前胸贴着后背,做不了热身了,在洗手间排队时做了一下,当热身了。主持人还在广播里强调是芯片过起点开始计时,让大家不要拥挤,这个计时办法在竞赛规程和选手指南手册的说法有矛盾,搞得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净时间,主持人这么一说,心里也就踏实了。在过起跑点时,我才想起按手表,晚了大概2秒钟。

 

插个话题,报名前,我本来想看看第一届选手写的跑记,可是一篇都没找到,只能看到官方的新闻稿,这件事我一直很纳闷,难道几千人没有一个人写感受吗?桂林李哥说可以去跑吧那里找找,我确实没去跑吧,我相信打一个关键字,互联网都应该搜得到,包括跑吧。所以这次事前没办法了解赛道,都是报名后从公众号的介绍去了解赛道,这是这次跑马比较特别的地方。

 

前5公里是在都江堰的市区马路上跑,马路还比较宽,大家比较有秩序,跑到宣化门,队伍开始躁动,不少人特意停下脚步拍照留影。我和同学从起跑就散了,如果跑在一起,说不定拍一拍,一个人就算了,反正前一天已经拍过了,包括都江堰景区的,我觉得跑步时就该专心跑,欣赏、拍照的任务要提前完成。

 

跑进宣化门直走快到玉垒山左转跑上南桥,在南桥上大家的脚步让桥板产生轻微地弹动,我当时想,万一引起共振会不会让桥塌了呢?全马、半马再加10公里,怎么也有万把人,主办方也够放心的了。

 

跑出南桥,两侧夹道有身穿古代武士装束的市民,还有敲锣打鼓地,好不热闹。我们没有从都江堰景区的正门进,而是绕着旁边的小山到了一侧,那边的门进去,就是去鱼嘴的路。到了鱼嘴,又是一阵激动,你们拍照吧,我先跑了。

 

从鱼嘴出来,路开始曲折蜿蜒向上,那时10公里没到,不累,而每一段上坡以后,会对应有一段下坡,这有利于节省体力,有人加速下坡,我尽量控制,不是很快。我这时已经在盘算那个魔鬼大坡的问题,不会是前面一段跑下140米海拔,然后再爬上140米吧?那怎么也要抓住前面这些下坡,把时间省下来给那个坡。想是那么想,但实际上,前面的坡要先过,也不容易。

 

在10-14公里,有一段路我们在油菜花之间奔跑,现在回想起来,这段路是整个过程里最惬意的一段,体力尚足,那段路也相对平缓,有足够的精力去欣赏两边的美景,偶尔故意拖长呼吸的节奏,让清新的空气流进心扉。路过村子的小路口,两边在等待通过或者专门来看我们跑步的村民,样子非常淳朴,眼里充满好奇和惊喜,难得看到这么多人,高兴啊。

 

14公里处,半马和全马分道扬镳,半马折回起点体育场,我们继续爬山。一下子路变宽了,人变少了,前后稀稀拉拉十来个人。每隔一段路,见到一个或两个志愿者,尽管势单力薄,但还是为我们加油,太辛苦他们了。又是一段爬坡,有个女孩在我前后,一到爬坡,就用双手叉住腰,我问她,你哪里不舒服?她说累,之前一段时间没怎么练跑。原来这样,我说如果这样的话就不要期望跑那么快,跑慢一点,6个小时肯定可以跑到,她听了好像明白了。跟她跑了一段后,她渐渐减速,我没有再见到她。

 

在15公里-20多公里青城山脚下,这段,前面有两个身材很高的男士,听他们说话,好像一个是教练,陪另外一位来跑,一边跑一边跟同伴说如何呼吸,教练一定是跑步修养很高的人,每见到路边的小孩,就会走过去和他们击掌,对每个加油的群众、和递水递食物的志愿者,真诚地对他们说“谢谢”。我想这一定是跑过千山万水的人才能做到的。我一般跑在路中间,所以不想特意改变路线去和他们击掌,我以微笑感谢他们。在水站,或者后半程私补点,好多志愿者或群众不怕辛苦地伸直胳膊,让我们方便拿水,后来我每接到水,都会说声谢谢。

 

其实在25公里左右到达青城山山门之前,我一直庆幸那140米是不是已经爬完了呢,因为20公里以后我感觉我一直在爬坡,可是,进了山门,虽然看到对面马路折返的选手,但是一边跑,好像完全看不到折返点在哪,我心里充满疑问,但没办法,脚步不能停啊,直到27、28公里,坡越来越陡,几乎跑不动了,我想起去年广马有一个隧道,出来那段也是很陡,当时看到有人跑之字,这样可以相对减少一些坡度,于是我就跑起小的之字来,这个办法很奏效,虽然很慢,但能跑起来,中途补给站,吃了一小段香蕉,喝了水,力气又回来点,一路跑到最高点建福宫,然后折返。折返一路下山,听见志愿者为上坡的选手加油说,后面都是平路了,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一路下去又喝水又用海绵为皮肤湿润。(事后发现被他们“骗”了,出了山门,还在爬坡,这预料不到的状况,让我迫不得已吃了第一个能量胶)

 

就在过了30公里一点,快到青城山山门,我突然觉得胸闷。之前跑了三个多小时,腿没有出现特别难受的问题,倒是20公里左右吃了第一次香蕉,那香蕉有点生,还有一次饮料站,喝了一口酸奶饮料,之后肚子有点疼,幸好跑着跑着没大碍。因为看到时间比预计要好,身体也不是特别疲劳,所以,我打消了吃能量胶的计划,反正香蕉、运动饮料也是同样能补充能量的,能量胶就可以不吃了。然而,到30公里,在感到胸闷时,我除了减速以外,我开始考虑吃能量胶了,因为不知道后半程补给怎么样,况且吃了以后,半个小时以后才能吸收发挥作用,所以,我吃了第一个胶。

 

30公里以后,跑出青城山,说真的,那段路有点闷。我不太确定是否原路返回,感觉不太像,因为一路上,多了好些写着“赵鸡肉”、“刘鸡肉”、“梁鸡肉” 的农家菜,在去青城山时路上可没见到。这段路和一对中年男女前后跑了一段,听他们和其他跑友聊天,知道他们上一周才跑了重庆马,很厉害啊,他们边跑,遇到一些抽筋的跑友还停下来关切地询问要不要帮他们拉伸,后来女士还把身上的能量胶、盐丸给了需要的跑友。

 

在35公里时我又吃了一个胶,一个盐丸,我不是为什么成绩,我就是觉得身体需要,特别是盐丸,在进山门之前喝了一杯淡盐水,我觉得口感特别好,一直念念不忘,可惜后面没有盐水的,只好吃一粒补充一下。

 

35公里以后,一路上见到一些跑友抽筋了(其实上山前已经见到有人跑姿特别别扭了),坚持走一段,再跑一段,如果自己遇到这种问题,应该也是非常痛苦的。有段路有几个男士在我前后,有个男士说他一定要跑进5小时,要为自己挣面子,不知道他受什么刺激了。同时,那些男士也说出了所有男士的心声:如果这时候找几个美女来加油,那是最好的加油呵呵,果然,在40公里,路边突然出现一排精心打扮的纱裙美少女,使得男士们像打了鸡血一样加速冲刺。

 

其实在35公里时我已经在估计着时间,如果能在后面保持700左右的配速,进5小时应该没有问题。由于前面速度保持在平时练的640左右,为总时间少于5小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在10多公里,曾经超过一只500的兔子,后面一直没见什么兔子了,从这方面也印证了这一点。

 

后面几公里的水依然充足,都江堰人民实在太给力了,不仅右边官方的水站有水,左边,不少非官方的志愿者在马路隔栏那边递水给我们,太感动了!有你们一路陪伴,我一点不孤单,也不觉得距离有多漫长,真的,这一次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一会儿就看到公里指示牌,到后面几公里,压根儿没有出现度日如年的痛苦感。而且非常奇特的现象是,我之前两次马拉松,在前半程,计时手表和官方的公里误差不大,而越到后面,会渐渐有差距,手表显示你比官方跑得多。而这次相反,手表总在官方指示牌到之前就响了,而且响得越来越早,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距离测量和我们跑的马路不在一个平面上?更好玩的是,在我觉得还有几百米冲刺的时候,熊猫拱门霎时出现在我跟前……(有跑友说少了200米,而我手表显示少了300米,据说距离少的马拉松也是出现过的,是人为操作所致)

 

冲过拱门,按下手表,是4:46:54,而过了一会,手机收到短信,官方时间是4:46:38。虽然对成绩满意,但对于手表和官方10多秒的误差,从何而来?我一头雾水,这一次,我觉得自己比较走运,遇到一个距离和计时都对我有利的马拉松。

 

当然,除了跑得成绩满意,更重要的是,一路真的比较轻松,这和放松的心态有关,从官网下载的照片可以证明,除了上山最后那一段表情比较辛苦以外,其它都挺正常。

 

领完存衣包和补给食品,在草坪上等我同学,和不远处坐着一位比我年长的女士聊上了,她是宁夏的任姐,这位任姐特能玩,一会儿功夫,就设计了几个放松动作,让同学帮我们拍照,原来她也是跑马常客,跑遍全国。而且她打太极特棒,那腿压得绷直,柔韧性超好,这个年龄还保持这么好的身体,我要向她学习。

 

在我和同学用过粤语聊天的时候,从旁边突然蹦出来一个小矮个,说他是我老公单位的,咱们一起打过羽毛球,我细看觉得娃娃脸的轮廓神情熟悉,唯一变化较大的是白头发多了许多,真是好神奇啊,这么大老远的地方,竟然遇到多年没见的朋友,而且还是被别人认出我来,以前是羽毛球,现在,是跑步给我的缘分

 

原谅我没有拍沿途的照片,它都在我心中了,如果要想看现场图,可以搜寻官网或微信公众号。这次马拉松据说可以通过一个叫“跑跑看”的APP,进行现场直播,还可搜寻自己的身影,我事前没留意这玩意,跑的时候确实经常看到路边有一个三脚架上架着一部录像机,没人看管,我有时还去凑过去做鬼脸呢,可惜没弄懂如何用,失去了回看跑步过程的宝贵机会。下次吧,争取做的更好,让自己跑得更开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