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厦门马拉松的赶脚.下
(2015-01-06 09:27:18)
标签:
厦门马拉松跑步体育 |
分类: 人生百态 |
就在去厦门的那天,我发现我可能犯了一个错误,我那天才知道厦门半程马拉松是不发芯片的,这意味着纯粹是自娱自乐,那完赛奖牌呢,更不用说了,没戏!老实说,我想跑马,是有功利心的,成绩是没办法和小孩拼了,那有个牌牌,怎么也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肯定,这种精神上的鼓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啥都没有,我花钱跑过去,干啥去啊,真是去看风景吗?!怪不得报名费50块这么便宜,原来便宜没好货,是真的。怪自己也没用,机票不得签转,不去,钱是退不回来的。
报名的时候和我们资深的跑马同学聊天,问她有没有报名厦马,以她现在疯狂跑马的情况,是马都会报,可是,她的回答让我吃惊,她没报,她听跑吧的人说厦马很乱,去年7万多人,分全马、半马、10公里、5公里、轮椅组等很多组别,更因为厦门规定学生跑马可以加分,也就是说,这7万多人里,充斥着一部分怀有其他目的的参赛者,所以,给外地去的跑者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原来这样,资深果然资深,连这个也考虑到了。不过,我不信邪,厦门这次把10公里及以下的项目提前到去年12月办了,剩下只有全马和半马,4.5万人,我天真地以为秩序会好一些。
听说这一届的路线和之前有所不同,起终点是一个公园,据说这个公园也不咋的,感觉改道之后,路线就不那么经典了,没有跑过以前的厦马,没有发言权。另外,听说厦门沿海的路起起伏伏,很难跑,对此,提前一天的考察,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只能顺势而为了。
这是我第二次跑半马,相比第一次,心情应该是轻松很多,前一段时间该做啥做啥,没怎么想这次跑马,加上第一次出外跑,不能要求那么高,所以这次没有想着破上次的记录,跑完就好了,后面去澄海,对体力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呢。
比赛前一周我跑了一次18公里,2小时多一点完成,之后跑了一次10公里和一次6公里,接着比赛前的一周就没怎么动过,只去健身房练练大腿,做做瑜伽。然而,这一周也不怎么踏实地过,很多杂事,都是自己逼着自己抓狂,这生理上的狂躁让大姨妈很准时地提前在跑马那天的早上来了,我说呢,人越来越累,没干什么就腰酸背痛。唉,这是命中注定的。
2点睡着,4点半前自己醒了,先换好衣服再洗漱,煮水、吃面包,5点半准时出门。小林他们没买早餐,约好去前一早上去的那家小店吃,店里已有两个男士在吃,问他们怎么走,他们说为了赶在6点前封路,已约了车5点50走。这边盛出来的粥滚烫,来不及吃,权他们拿了两个馒头边吃边走。可是意外发现小店旁边的铁门还没开,绕着走也行,只是比较远,小林当机立断,翻过去!对于她这个打泰拳可以背翻的女孩,翻这么矮的墙,简直易如反掌,可对于我从小怕单杠双杠的人,有点难,而且穿的衣服这么多。可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顶硬上。小林、小北过去了,我也跟着,脚踏的位置比较低,另外一条腿要抬到胸部位置,然后让后面的人托起来,转过去,再把上面的腿放下来。本来前面大部分已经顺利完成,人翻过去,准备下落,突然托我的人喊了一声,裤子给勾住了,原来铁门上有几个冒起来的小头,在我下落的时候,正好勾到了我的裤筒内侧的车缝,喊得有点晚,只听到一个撕裂声,我想完了,这裤子得穿洞了。下地后灯光不强,望望,发现是裤子外层的黑布给撕开了一个角,露出里面的白色棉絮,幸好,裤子没破洞,保暖没受影响。还没等我回过神,那边听到冲去马路那边的小林喊,这里还有门,原来是前一晚上吃饭的餐馆的铁门,这铁门比之前那个高,比人高多了,爬出去并不容易。我们都傻眼了,这怎么回事,难道不让我们去跑马吗?聪明的小林观察了地形后,果断从侧面的矮门进去到餐馆露天场地,再从那边靠马路相对较矮的栏杆出去。一个黑灯瞎火的早上,翻越了四个门/墙,披荆斩棘、奋不顾身,为了跑马,这是何等的气概!到了大马路,看到正在准备封路的人、也看到一些人在汽车站,就是没看公交车的影子。路上见有出租车经过,小林立刻张大双臂,把出租车拦住,司机和车上一位女士听说我们是去跑马拉松的,马上表示愿意搭我们,只能坐3个人,小林叫我和另外一个刚认识的跑友先去,她和权夫妇再另外找车。能顺利打到车,看来是对我们舍命翻墙的回报,不管厦门的马拉松如何,厦门的人民绝对是一级棒!在我们上车不久,小林用同样的方法拦下了一辆小车,车主也是去跑的外地人。
下了车,步行往集合地点走,路上还有很多人,天还黑着,但已经感受到马拉松的气氛了。快走到主会场时,我们发现旁边有一个房子,外面有人排队,这时还没到6点半,我说要不先排队上个厕所,起码20分钟呢,然后在7点多去存衣服。我们半马的存衣车在比较后的地方,而且7点半就截止不存了,所以,先上厕所吧。本来这个计划没有问题,可是,过了半个小时,也就是7点,我们发现我们只前进了一半的距离,因为只有2个女士可以去的坑,前面有些人进去就是超过5分钟,所以这进度非常慢。其实之前有人说哪里还有厕所,但觉得比较远,人估计也不少,我们都放弃了换位置,现在发现这决定比较愚蠢,原来在全马起跑区的那边有一溜很多临时厕所,但没有人告诉我们,发的指南也没有标出有厕所,结果让我们都上了当。本来在7点多一点,我们还在排队,权已经上了厕所,我们便换下衣服,让权帮我们去存。然而,在7点半,快轮到我们的时候,权打来电话说只能让本人去存。怎么会这样!幸好我们仨都上得比较快,一出来,就撒腿向半马起跑区的方向跑,跑了很远很远,估计起码跑了10分钟,才跑到,原来,管理员拿到寄存包,要在本人胸前的号码簿上盖一个章,才算接受。这个规定在指南上也没写啊。这真是难住了我们这些排队上厕所的人。更搞笑的是,我们那个车是第一个车,我们存完以后,去存的人不多了,那时已7点50多分,车子发动起来,准备出发去半程终点,这时,紧跟着的第二辆,车前还排着一条长队等着存,管理员说不存了不存了,那些跑者傻眼了,不存难道背着跑,所以个个往前冲,把包扔进即将开车的车门里,那管理员好笑地硬是把包扔回出来,这秩序混乱的不得了,有些人成功把包扔进去了,有些人估计没有,所以,后来见到不少人背着包在跑。如此混乱的局面第一次碰到。
存完包,我们仨一直在排着的队伍里穿梭,希望能走到前面一点,直到走不动了,才停。也不知道具体在队伍的哪个位置,总之,过了8点很久,队伍才开始动,动了几步,又停了,就这么走走停停,终于接近主席台,听到主持人在轮番介绍前面的赞助商方队。队伍先经过一个黄色的牌子,写着半程马拉松起点,这时,我按下了手表计时,走了几百米,终于见到液晶的计时器,经过它下面时,是8点28分多。
我没想到能从头到尾都这么挤,按照前面跑广马10公里和半马的经验,跑3、4公里,最多5、6公里后人就该散开了,可是厦马一反常态。刚开始的时候,大部队在主路上跑,旁边还有一条空空的马路,有人见前面人多,就跑去那条道了,我不想折腾,万一那条路给堵住了,还得折回来,那不死翘翘,所以我一直老老实实地在主路上跑。另外,我本来想靠右边跑,结果发现不行,右侧经常被一次排开在步行的人挡住,试了几次就不想费那个劲去穿越,我又缩回到中间去,那时速度很慢,都是7分多,我自己倒没什么,慢一点就慢一点吧,身体没那么累。刚起跑时,小林和小北就跑丢了,整个过程,我都是一个人跑。
还有呢,太阳公公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前两天降温了许多,我以为那天也会冷,所以,穿了长衣长裤,长衣外面再套一件短袖,我是参照那次10公里的穿法,可是在起跑以后,太阳大得让人受不了。这么穿的唯一好处,是在太阳收了地方,气温突然下降,周围变得阴冷的时候,衣服发挥了它保暖的作用。
这一次有意思的事情是手表记录的距离,比实际长了4、5百米,我怀疑是给组委会的距离标志牌误导了,半马的牌子是黄色的,而路上放着的大牌是红色的,就是说是全马的,所以每一次到喝水的地方,总是比我手表的距离推后几百米,我开始思量着半程终点或许会剪掉那几百米,可是,事实上没减,跑的距离依然是21.66公里。我不是抠那几百米,只是对组委会把全马半马说分但没分、混在一起的做法表示不满。半马在那一天纯粹是打酱油的。
那天还有那么一个插曲,在13公里时是要向右转进去,往返跑将近4公里,再回到原路上,我折转之后,跑了一段,突然发现来的方向马路上没有人,难道我已经在整个队伍的最后吗?我想不明白。回到原路后,发现原来的转弯路变成直路,后来源源不断的人,不用绕进去,直接跟上大部队,我开始没意识到,后来听到旁边俩认识的哥们的对话,一个说,又见到你了,另一个说,是啊,我也不知道,从12公里,一下到了看到17公里的牌。事后,我看到小林发的微信,在终点的时间下拍照,显示2小时54分多钟,而我,是2小时55分钟多到的,她在我后面,以她和小北的速度,不可能从3小时左右的时间跑得和我一样,这提高得也忒神了,我后来想明白了,是因为她们是“改路”的受益者,而小林对此毫不知情,她说当时累得只会盯着前面一哥们的脚跑,根本没看什么牌子……我估计还是发枪时间做的怪,按发枪时计,到13公里处,需要有一个关门时间,到关门了,自然就不用后面的人跑进去,反正你们半马也不需要官方计时。
这次厦马还有一个蹩脚的地方,就是发装备时,就给半马跑者发了一张签好字的空白完赛证书,姓名、号码、成绩,随便自己填,真让人哭笑不得。
另外,供水也是一个问题,由于人多,每次跑到饮水点,路就给挤着要水的人挡住,秩序非常混乱,有一个10多公里的饮水点,前面的志愿者说,后面有水,谁知跑到后面,只有两张桌子有水,跑过了,就见有水了,我又不好折回去喝水,幸好我能坚持再跑2.5公里,否则,麻烦大了。
跑的坡,原来以为很多,其实,真正非常大的坡,在18、19公里处,连续两个大坡,而别的地方,也有上坡,只是相对较长较缓,虽然也有一点吃力,但总体还好。
在到终点按下手表,显示2小时29分多,实际移动时间2小时28多,虽然有点慢,但能完成已经不简单了。而且这一次更创造了脚上没有水泡的记录,不象上次,左脚磨出了一个血泡,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前面说过,这一次遗憾的是没有完赛奖牌,可是在赛后,我看到有人拿着奖牌照相,突然想起曾经看到有过一个活动,说安装什么APP软件,然后在厦马的时间同时跑,在规定时间完赛,都可以领到一个厦门的奖牌。我的天,原来奖牌是这么得的,我以为是比赛以外的人才可以呢,原来被误导了。太遗憾了,早知道我也安一个,奖牌不拿白不拿!
赛事组织的漏洞百出,从乘坐的公交开始,没有给外地人做出明确的指引,让我们如何狼狈地翻墙越岭;厕所的笑话,估计像我们这样排一个小时上厕所的人不在少数,这么久,竟然没有人来指引我们,分流到别的厕所;还有存包车,要本人才能存,那不是瞎扯淡吗,领包的时候也要排长队,我排了半个小时,队伍才动了一小段,如果不是有好心人告诉我的号码不在车上,而是在树头那边,我还得傻傻地排。
赛后的人流疏导也是一大笑话,我们的旅馆就在终点旁边,因此我要去汽车站,就的实现“胜利大逃亡”。不是吹的,我拉着沉沉的拉杆箱,像走难似的,挤上临时安排的疏导车上,拉出去10公里以外的BRT公交站,原以为到那里就有很多车了,谁知,看到的依然是密密麻麻都是等车的人,那时离开车时间还有1小时,急得我直冒汗。后来我没招了,只好见车就上,坐出去交通管制以外的道路,在一个偏僻的角落,终于等到出租车,成功在发车前10分钟到达汽车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