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L同学的瘦身锻炼建议书

(2014-06-01 05:17:04)
标签:

体育

健康

健身

分类: 天才困惑

背景交代

 

前两个月,我的一个中学同学来校友群打球。虽然是初中同过班,但老实说,没有深交。几十年后一见,看到他体型发福,肚子圆圆,和以前读书的小丁点,相差挺大的。以前不知道他也打羽毛球,和他配双打打了几局,发现他手感不错,在他手上的球处理得蛮有进攻性的,当然,弱点就是他的移动,让他跑动起来后,失误就多了。总听到后面他沉重的跑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真心佩服他的坚持,在我和他第一次搭双打,竟然赢了对面球龄比他长、水平比他高的同学,着实让我惊艳。后来在场下聊天,他谈到现在肚子太大,要减轻负担,现在有时间就去公司旁边的健身房跑步,我在他的微信里也看到了,确实很努力,每次跑完晒成绩,是一个对自己有目标,而且有实际行动的人。有一次谈着谈着,我心血来潮,说抽时间给他做一个锻炼计划书。其实放言后,我有点后悔,毕竟我在私教这方面还没正式入门,就给人家提建议,是不是有点不自量力?不过,放轻松地想,人家未必要求那么高,你给建议,不是害他,而是帮他,健康没有绝对,多几个建议怎么会有坏处呢?给自己减压后,我动手写。本来不知道怎么写,最近看书太多,脑子里杂七杂八的东西要理顺,给他做一个什么形式的方案好呢?我一边看书一边想,后来看到一本书写的情况,本能地感觉很适合他,于是理了下思路,写下了下面这篇文字。其实,我开始想问他拿一些个人身体资料,加以分析,并且,如果要有针对性得写,最好和他面谈一下,搞清楚他本人对锻炼的内在需要是什么?不过,这个设想没有实现,毕竟人家对这件事不像我那么专业,那好,那我就改变一下思路,写一个通俗篇。在他的需求明确后,我再计划下一步的事情。小试牛刀,水平有限,仅供参考。

 

 

 

给L同学的瘦身锻炼建议

       

指导原则——饮食控制与运动并重,有氧运动和肌肉锻炼并重

 

一、饮食及行为习惯方面

1、要摄取足够的营养,每天三餐正餐不可有缺;也可少吃多餐,正餐份量减少,在10点和下午3点加吃一份水果或一片全麦面包

2、每天热量摄取不可少于1200千卡(因为基础代谢也需要千余千卡热量),可以的话,尝试用3天记录下来你每天吃过的食物以及你的运动量,大致了解你的(饮食-消耗)情况带给你身体的变化

3、饮食需均衡,不偏食

4、不要经常吃零食以及太甜、太腻的食物

5、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和肉眼看得见的脂肪

6、少喝含酒精、含碳酸、含糖的饮料

7、多吃蔬菜及水果

8、进餐时吃慢些,使饱的感觉更加吻合当时的进食量,有助于消化

9、每餐不可吃得太饱

10、睡前2小时不进食、不大量喝水

11、运动前后1小时避免大量进食

12、用步行代替短途坐车,用运动代替吃零食,用水果代替糕点……

13、每星期以减重1磅为宜,最多不超过2磅,这样才不至于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效果也较易维持

 

二、运动方面FITT

FFrequency频率):5-7

IIntensity强度):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或由50%开始到自己感到有少许辛苦即可)

TTime持续时间):最少30分钟(可以连续,或间歇多次,间歇休息时间尽量缩短)

TType运动类别):快步走、慢跑、水中运动、骑单车、脚踏机、划船机、跳绳……动用大肌肉群做有节奏、有规律、速度稳定的持续性全身运动。此外,还要配合结实肌肉的练习来增强肌肉力量及耐力。这一点,对于现在的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你现在打羽毛球,这项运动要求肩、背、腰、大小腿、脚踝、手臂等肌肉需具备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只有肌肉训练好了,才可保护你全身的关节,才能完成你的击球思路,才可长久地保持较高的运动质量,避免和缓解运动伤病和劳损。锻炼肌肉还有一个不太被人关注的作用,就是提高整个人的基础代谢率,可见,锻炼肌肉其实也有助于消脂。

 

三、理想的运动模式:

每天进行30分钟至1个小时的有氧锻炼,同时隔天进行肌肉锻炼

需要注意两点:

1、  一周里,需要合理地安排强度,尽量不要连续高强度,身体长期过度紧张容易受伤

2、  训练计划需循序渐进地进行调整,强度逐步提高。身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一种训练强度的适应,在你感觉到你的身体已经完全适应了这套训练的难度时,就需进行适当的改动,任何方式的改变,都会让你的身体为新方案新动作付出更多的能量,这就是改变带给你身体的好处。

 

四、一节均衡的训练课应包含的内容(1-1.5个小时)

1、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做热身,比如慢跑5-10分钟或骑单车,使身体微微出汗

2、主要肌肉群的主动伸展

3、肌肉素质训练(同一肌肉群不要连续两天训练)

4、有氧训练

5、核心稳定训练

6、柔韧性训练或慢跑作为调整放松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