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人不适合打比赛

(2011-11-20 21:11:58)
标签:

羽毛球

体育

分类: 天才困惑

打球好的人,不一定会打比赛,也就是说,训练型不等于比赛型,我总结了以下四类人,仅供探讨

 

  • 上了年纪的人。按照生理规律,每个人到了某几个年龄,身体机能就会明显地呈现下降,尽管这些上了岁数的人,他们打了几十年球,经验丰富,但问题是,比赛不是平时的打球,平时打球,因为非常放松,所以连续打几个小时都不会很累,但是比赛完全是另一回事,它要求比赛者精神高度集中,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对手的弱点并有力地攻之,但是,体力和精力已经大减的老同志在这方面将有心无力,无力攻之反而被人攻,或自己主动失误。这种情况,如果遇到水平差很多的对手,表现并不明显,因为老同志靠经验足以应付,但如果遇到水平相当或对手超水平发挥时,他的精力和能力不足就会马上表现出来。当然,他们想打比赛也是可以的,最好给他配一个能力强的搭档,不过这也需要他对自己的职责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他尽可能去为搭档做球,而不是担当重任。

 

  • 不会打关键分的人。现在很多业余比赛,比分差距并不明显,经常在比赛的最后阶段才决出胜负。原因有很多,一个是现在很多人都在练在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对手不一定比你差,二是,比赛对手都是不认识的,打这种人比打认识的人还累,因为你不熟悉他的球路,这样增加了你打这场比赛的难度(和认识的人打则不然,大家的球路都很熟悉,几乎不用动脑子就知道他打哪里,这时,打的更多是能力和稳定),三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场比赛,不可能从头到尾精力都一直集中,中间有失误有调整是允许的,所以,我们通常并不在意比赛前面打得如何精彩,而是主要看对关键分的把握。一局21分的比赛,到了16,17时就该调动全部神经去打好后面几分球,那几个球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有些人不知道是不是成了习惯,一到最后几分,突然找不到北,越想拿分就越是拿不到。进入这种怪圈的人,有可能心态没放平,也有可能是体力跟不上了。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打比赛心态要好,其实,心态好直接影响了你肌肉和神经,不紧张,你击球动作会很松弛,球会很到位,如果紧张,你会觉得怎么用力球都不走。你可以从这一点上来判断自己在场上是否紧张,如果是就要默念告诉自己要放松。

 

  • 轻敌的人。轻敌,以为对手不强就不热身不重视,到比分落后时又追不上。这种爆冷门的事情发生在老球友身上比较多,他或许觉得自己有“资本”,不把对手放在眼里。但比赛中任何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所以建议都别把自己的位置放到太高,高了以后,一遇到棘手的情况,人就不自信了,原来有的东西都打不出来。

 

  • 心慈手软的人。这种人心地很善良,如果遇到对面是柔弱的MM,又或者是自己的好朋友,他可能就不由自主地动作变形,发力不果断,失误也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