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羽毛球随感 |
分类: 羽球心路 |
已经上班一周了,生活逐渐回复了平静。周围的人似乎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不知道是否过得太愉快,有些人的打球状态还没有找回来,患了节日综合症。
我最近对打球的期望不高。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球时老是不能集中精神,莫名其妙的失误多多了,逢球必输,输得没了脾气。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某个阶段,状态的下滑是必然的,现在可能就是这么一个转折点。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这个春节虽然没怎么打球,回来后才打了两三次,但并没有象大多人那样打晕球,相反,找回了一些久违的感觉。这或许是得益于假期因为怕冷,不停地动来动去,身体素质有所加强的结果。大概这只是个暂时的现象,但无论如何,这段时间我觉得真的很“愉快”。
“愉快”这个词之所以被引起来,是因为出自他人之口。
那天本来约好了晚上九点钟的球,后来又有朋友叫我去七点半的球,说有一位球痴也要去。时间比较合适,我就答应了。
还没到球馆,我和球痴在路上就谈论起准备开战的混双。对手很强,是老专业带小美女,能赢吗?我不动声色地说,赢不了,潜台词其实是“就春节前那个水平,还想赢?”(当然,这是说我自己。)但人家不觉得,要去拼,要打一场激发斗志的球。呵呵,或许这段时间输了几场不该输的球,至今耿耿于怀。
对于打球需不需要斗志,需不需要激情这个问题,我在这里不做讨论了,我想肯定需要的,但每个人的理解和表现形式不一样,不能强求。
那场混双对局,象预期那样很激烈,老专业手法老练,下手凶狠,开局的斜线对抽,占得先机。但我们也不气馁,在熟悉了老专业小美女的特点之后,球痴开始用起自己控球的拿手好戏,随着老专业的体力下降,移动减慢,失误增加,我们逐渐赶超了比分,直到结束。
下来后被球痴表扬了几句,中听,当然,自己也觉得这两次球确实打得不错,连有些以前不能接的中后场球,现在也敢去接了,过渡地还不错。这也算是随着自己技术上的改进,在混双打法上作出的自然转变吧。
不知不觉,两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结束时,球痴由衷地向邀我们打球的朋友道谢,感谢CCTV!感谢大家陪伴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临别,忘了问他这个愉快的夜晚把他的斗志激发起来没有。
前一篇:元宵节的豆腐和鱼
后一篇:2008.2.24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