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 |
分类: 人生百态 |
上周,黑龙江的同事要我的住址邮编,我就知道她要给我寄好吃的了。第二天下班回到家,好家伙,一个大盒子,压在我的球袋上面,差点把我的拍子压扁。呵呵
其实,早在半个月前,月饼就摆进了家里,有广州带回来的,也有球友从昆明带回来的香喷喷的油酥月饼,现在再加上哈尔滨月饼,口福不浅啊
记得小时候,在广州很多老字号的月饼专柜,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满眼一式的广式月饼旁边,总会看到一种看似薄一点、大一点、饼皮白一点、不那么油的饼,商品标牌上写着“北方月”,那就是我最早接触的北方月饼。
小时候的环境不算宽裕,因此当时对月饼根本不会讲究,中秋之夜,有月饼、小芋头、花生吃,然后点着灯笼和邻居的小朋友钻到学校的树丛中玩耍,就是我们最幸福的事情。
而现在不同了,再拿灯笼会显得很幼稚,只能返璞归真,从月饼下手。这几年,每到中秋,我就会叫嚷着要吃档次最低、送不出手的豆沙月、豆蓉月,甚至还买过很少吃的北方月,不知道是不是老了,老怀念以前的口味。吃得太好,反而不自然,吃不出所以然。
可以说,北方月,在我心目中一直保持着朴实、不哗众取宠的形象,不过,要说口味,相信人都有先入为主的习惯,我同样不能免俗。
不过,这些年,月饼不会变,可人有时是会变的,趁还有两个星期才到中秋,我要四处转转,看看有没有合我口味的北方月。呵呵
前一篇:活力成双决赛回顾视频
后一篇:续写“勤能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