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绣球之乡的绣娘们(图)
标签:
文化人文民俗手工艺绣球旧州评论绣娘周碧华 |
分类: 乱弹天下 |
实拍绣球之乡的绣娘们
昨日,我随参加全国晚报第25届年会的老总们到了广西旧州,这里与越南毗邻,要不是这里号称“中国绣球之乡”,我想我们这些人是很难来到这里的,因为实在太偏远。
呈现在眼前的旧州,天蓝如洗,阳光洁净,恍若世外桃源,镇上安静有如镇外座座玉立的山,狗见生人不吠,鸡鸭悠悠地踱步,有谁能想到350年前这里曾是靖西州府所在地呢。我只有从那些大大小小的绣球来感受这里的文化积淀了。
这里有“绣球一条街”,街上的居民家家户户手工制作绣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绣球原为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但近年来已开发成旅游产品。这里上至八旬老人,小至七八岁的女孩儿,都会制作绣球。街上500多户人家,几乎每家每户都是制作绣球的作坊。婆媳姑嫂们就坐在自家的门前,前面摆着一张小圆桌,桌上放着一两只簸箕,里面装着剪刀、丝线、彩绸等制作绣球的工具和材料,手里飞针走线,一般先绣花瓣,再一个个拼接,里面灌上木屑。大者如足球,小者如李子。球面上可以绣上各种吉利的词儿。
但据我观察和采访得知,现在越来越多的女孩不愿学做绣球了,原因是既费时间又赚不了几个钱,我就看到有妇女围坐一起打麻将。坚持做绣球的女人接受采访时说,赚钱是小事了,主要是爱好,如果都不做,绣球技术就会失传了。
因此,我为“中国绣球之乡”而忧,为这些坚守民族文化的女人们而感动!
少妇抱着娃儿当街绣球
这娴静的姿态多么美好

见有记者拍照,这个绣娘开心地笑了
这个绣娘向外地客人推销自己的作品
这个80多岁的老奶奶是镇上最老的绣娘
这是跑运输的绣娘
镇很小,被田野环绕,牛跟着主人回家去

这里的鹅不跟着人追赶
狗在惬意的晒太阳,它的主人在钓鱼
本人在此采风留影。镇上曾出状元,便修了文昌塔。
旅行笔记
壶瓶胜境(图)
沙坪古镇
西南三楚第一桥在哪里?(图)
王村夜雨
女性苏州 山野听歌
意外发现一个野山洞(组图)
一个人的客栈
西藏印象(组图) 桃花岛上没有风花雪月
泰国的宝石(图)
马来男人娶了一屋的女人(图)
仰望你我必须手持一朵花(图)
随一只只黑色轮胎私奔(图)
告别沱江
雨淋湿了云南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