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性苏州

(2006-06-26 08:54:12)
标签:

周碧华

情感

文化

旅游

分类: 散文散章

 

女性苏州

 

 “烟水吴都廓,阊门架碧流。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踏进苏州,我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我感到了一种在都市里不应存在的静谧,这种静如水般漫掩过来,浸入我的骨髓。我知道,这清幽之气来自静谧的小巷和两侧高高的风火墙,来自那一扇扇简洁的木门紧锁的深深庭院。而我来自辣味的湖南,我不敢喊一声苏州,生怕惊吓了她。

 在我的印象中,苏州就是薄如蝉翼的丝绸,就是一柄小小的折扇,就是袅袅婷婷的女子,和茉莉花的香气。在太湖和古运河的滋润下,水做的苏州虽历经战火的洗礼,她那如女子般柔韧的秉性却是愈来愈明显了。我站在北塔上放眼望去,只见粉墙黛瓦,此起彼伏,如朴素清丽的妇人,娴静地匍匐在太湖平原上。正是初春,花苞才露枝头,苏州轻解罗衫,让我心旌摇荡。我像一尾鱼,欢快地在她的小巷里畅游起来。站在巷口,只见巷路呈S型,恰如美人的曲线,如果久久凝望,小巷在眼前便越发娴娜多姿起来。紫兰巷、丁香巷、蔷薇巷、水仙弄……这些透着花香的古巷,我疑心西施小姐刚刚走过,青砖缝里还收藏着她的气息。偶一抬头,似乎赛金花正在阁楼上悄悄打量行人,如一枝桃花斜插在栏杆边。“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遥想当年,多情的苏州,多情的唐伯虎,演绎了多少浪漫故事!我伫立在丁香巷里,对轻轻走过的苏州女子总要多打量几眼,我真希望她们中有一个就是戴望舒等待的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只是不要结着愁怨。正这样痴痴地想着,巷内传来软软地叫卖声:“卖花哩——”一个乡下女子,头顶蓝白两色的包头巾,两边尖尖长长的包头角从鬓边垂下,身穿鲜艳的大襟衣,腰束下摆宽大的小围裙,她一路叫卖,甜糯宛转的苏腔,开启了一扇扇紧锁的木门,我看见那一束束花就像一个个娇小的女子,收藏到了一家家宅院里,你看不到花,但苏州城里到处弥漫着花香。.

我遇到每一座拱桥,都会自然地放慢脚步,300多座桥是否就这样让苏州人放慢了生活节奏,暗示苏州人要充分地享受着一切?我这样描述苏州,苏州人可能不愿接受,因为苏州的经济是很发达的,但我仍固执地认为,苏州历史上除了张士诚等几个热血男儿外,苏州是越来越充满着脂粉气了。这大抵有着历史渊源,吴王夫差就知道用锦绣丝绸做船帆,携姬挽妾泛舟湖上。历代北方王朝毁灭后,后宫里的数千佳丽大都流落到了这块土地上,她们当然地就把奢靡的生活风气传播开来。你看看苏州的饮食就知道了,“甜果肉、肉馅梅花糕、玫瑰酱……”不仅甜得你骨头发酥,听听名字就以为是女土菜谱,与北方人狂饮烈酒、四川湖南人大嚼辣椒、广东人猛吃动物形成鲜明对比。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曾这样描述他与一帮男男女女野炊的场景:是日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 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 这样富足的生活,这样闲适的氛围,使苏州人远离战争与革命,躲在茶楼里听评弹艺人咿咿呀呀。题材大都是艳情,小姐下一层楼梯也可以哼上一天,而苏州人也就可以摇头晃脑地回味一天。那昆曲取字唇齿间,气无烟火,转音若丝,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让苏州人忘记了雄浑与 豪迈!因此苏州人不愿远离家乡,即使做了大官也要回来,就像疲惫的男人投向女人温柔的怀抱。他们在深深的庭院中起 居、饮食、会友、品茗、莳花、弄草,在 春兰秋菊前绘画、练字、下棋、拍曲、赋诗、逗鸟……这氤氲之风在明清青花瓷上闪光,在亭台楼阁间盘旋,构成了所谓的姑苏风情。

    而我注定只能成为她的匆匆过客,我不愿那些小巷像手臂一样伸过来,将我揽住。     

      推荐阅读        

 

在湘西的边缘(散文)
王村夜雨(散文)
生命之漂(散文)
幸福的流放(散文)
土地的回声(散文)
山野听歌(散文)
第一片落叶(散文)
涉江(诗歌)
忧伤的洞庭(诗歌)
临近春天(诗歌)
想起家园(诗歌)
梅花(诗歌)
逝去的雪(诗歌)
面对大海(散文诗)
飞翔的箭(散文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城外看城
后一篇:秋桃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