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周碧华情感文化旅游 |
分类: 散文散章 |
女性苏州
我遇到每一座拱桥,都会自然地放慢脚步,300多座桥是否就这样让苏州人放慢了生活节奏,暗示苏州人要充分地享受着一切?我这样描述苏州,苏州人可能不愿接受,因为苏州的经济是很发达的,但我仍固执地认为,苏州历史上除了张士诚等几个热血男儿外,苏州是越来越充满着脂粉气了。这大抵有着历史渊源,吴王夫差就知道用锦绣丝绸做船帆,携姬挽妾泛舟湖上。历代北方王朝毁灭后,后宫里的数千佳丽大都流落到了这块土地上,她们当然地就把奢靡的生活风气传播开来。你看看苏州的饮食就知道了,“甜果肉、肉馅梅花糕、玫瑰酱……”不仅甜得你骨头发酥,听听名字就以为是女土菜谱,与北方人狂饮烈酒、四川湖南人大嚼辣椒、广东人猛吃动物形成鲜明对比。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曾这样描述他与一帮男男女女野炊的场景:是日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 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 这样富足的生活,这样闲适的氛围,使苏州人远离战争与革命,躲在茶楼里听评弹艺人咿咿呀呀。题材大都是艳情,小姐下一层楼梯也可以哼上一天,而苏州人也就可以摇头晃脑地回味一天。那昆曲取字唇齿间,气无烟火,转音若丝,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让苏州人忘记了雄浑与 豪迈!因此苏州人不愿远离家乡,即使做了大官也要回来,就像疲惫的男人投向女人温柔的怀抱。他们在深深的庭院中起 居、饮食、会友、品茗、莳花、弄草,在 春兰秋菊前绘画、练字、下棋、拍曲、赋诗、逗鸟……这氤氲之风在明清青花瓷上闪光,在亭台楼阁间盘旋,构成了所谓的姑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