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外界评论 |
亦庄亦谐 “博”领风流
注:这篇文章放在这里,有自夸之嫌,但博友写得很认真,不能轻待别人的劳动,也算是鼓励自己写更好的文字招待天下博友吧。
众多的博客中你若是发现了周碧华先生的博客,你会感叹自己怎么才发现。此博客的特点是既有思想深度又诙谐幽默,其特色栏目是《诗配画》,《手术手记》等。
周先生的博客目前有十个栏目,分别是《散文散章》、《长歌短唱》、《乱弹天下》(里面主要是手术手记)、《小诗配图》、《日常生活》、《碧华解字》、《收藏世界》、《外界评论》、《新闻作品》等。了解周先生的人都知道他原本就是一位诗人、散文家、资深记者、目前是《朔方 散文时代》杂志的主编,这些栏目里放置的无一不是有思想有感触有影响的文字,无论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从事新闻写作的人来说大有裨益。
我不能一一概述其博客的精妙之处,只能从《诗配画》和《手术手记》的角度来细细欣赏,相信你很愿意随我走进周先生的精神领域,一同领略这片“菜园”的生机勃勃。先品位《诗配画》吧,或豪放大气或哲理蕴涵或情感丰富或充满向往,一幅画一首诗,犹如蒙太奇的镜头从容变幻,将静立的画面赋予生命与激情,以至于让我怀疑周先生大概也属于绘画一族,实际上他不画画,却比画画的人更能读懂其中的真谛。
一群健壮的马奔腾而来《寻找英雄》:“我们已经做好了奔驰的准备/我们正为一场呼啸点燃热血/英雄 你何时横空出世/带给我们金戈铁马的记忆”。一棵伞一样的大树支撑起《落日》的辉煌:“我实在不愿沉没/我要用最后一线光/照亮还隐藏着黑暗的角落/大树呀请伸出你所有的手臂/拉 住 我!”悬崖峭壁上树与石的《较量》充满斗志:“旷野里仿佛听得到隐隐的声响/岩石与树展开了较量/你渗透我我紧咬住你/不是为了输赢/只是因为坚强”。类似这样的诗配画给人的是勇气与无穷的力量,博友们自有感叹与思索:“好有力量的诗句!”“那强劲的一握/乃至真至美的震撼/生与斯长伴于斯/不离不弃唱响山谷的深情”。
与豪放并行的当是婉约一派,周先生的博客里也同样存在。草茎上一滴《清露》怜爱无限:“你的香气你的呼吸/请不要靠近/它的梦想/在太阳升起之前最最透明”。蓝天白云金黄的原野成了先生笔下的《天堂》:“花草铺成柔软的床/只有鸟儿来访/谁的长辫系几片白云/让我的生命回放”。一双色彩艳丽的《鸳鸯》鞋垫多情依旧:“在大型商场看不到它们的模样/这么恩爱的鸳鸯/只会依偎在偏远的村庄/我只能嫉妒地想象那个男人/憨憨傻傻却能享受温柔的姑娘”。这样的诗配画谁会不因此生发几丝遐想,博友也因此变得心思细腻起来:“剔透的水珠滴答落下/打湿了我的思绪!”“谁说夜神不会说情话/草茎上的标点清晰地悬着”……
周先生诗配画的内容断不止这些,《出逃》体现下一代的关爱;《毒药》对美女另一侧面的剖析;《舞蹈》是对火的赞美;狐狸的眼睛眯缝着动物宣言《我知道》,人类的残忍会让世界走向末日;沉默的火山一旦《发言》,会让世界震撼……
陶醉于《诗配画》的意境里舍不得离开,我将其比作一片竞相争艳的百草园,一步一景,情景交融。然其精辟独到的《手术手记》犹如醍醐灌顶,让你不得不跟着周先生思考现实与未来,冷眼旁观残酷与黑暗,他那把无形的刀剖开有形的社会载体,发人深省,原来五彩缤纷的世界还有另一番模样。
与其在这里评论周先生的《手术手记》,不如让几则《手术手记》自己来说话。
一、手术手记之三十二:“
将来进入中国高等学府的人,将来是这个社会的栋梁的人,一旦他们从起步起就对社会充满了不信任感,这不是很可怕吗?
二、手术手记之二十九:“
真正的花朵,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惊叹,也许它暂时还在一处不起眼的枝头;老在人们眼前晃来晃去的,也是最易凋谢的。”
三、手术手记之十七:“阿Q精神种种——
·要那么漂亮做什么,你看她,被流氓污辱了吧。
·幸亏我长得不高,看姚明,坐小车多累呀。
·谁说我黄皮寡瘦不好?那些胖子才叫苦哩。
·他成天提心吊胆地,唯恐孩子被绑架,瞧我们,虽然没钱,但安稳哩。
·当官的吃那么好有什么好,他们迟早会得高血脂、心脏病的。
·业绩不多没关系呀,你看他累得要死,却遭来那么多嫉恨。
·她当官太太有什么,像个寡妇,瞧我们俩,天天在一起吵架都是乐哩。
·一个飞行员失踪算什么,我们让美国飞机迫降了呀。
·尽管我们的私家车没有发达国家多,但我们的自行车环保呀。
·德国日本再发达,在联合国讨论重大事项时,却像我们投弃权票的机会都没有。(2006.6.29)”
周先生的“手术”一旦施展开来便有股挡不住的魔力,博友们的话语也由温柔变得尖锐清醒来,“阿Q精神会使诸如阿猫阿狗之类的人快乐,这个世界,谁会拒绝快乐呢?”“ 轻易得到的成功,自己会怀疑;轻易发表的文章,自己会质疑;轻易得到的女人,自己会起疑;这个世界,就是自己和别人琢磨坏的。”“ 中国的草叶烂掉不可怕,可怕的是草根们也烂掉!!!”
……
《手术手记》里每个片段语言不多,哲理却深,所谓言简意赅大概是这样的吧。“温柔一刀”用在周先生的散文里合适,在《手术手记》里也不过分,甚至更锋利逼人。如果周先生的小说《没什么了不起》是继鲁迅先生揭示国民的“阿Q精神”之后,作者对当代国民性的一次挖掘性发现,那么这些《手术手记》当是对国民性的进一步挖掘,一点一点剖析给你看,让浊者自清,清者更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