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童谣的时代

(2006-06-26 09:05:44)
分类: 散文散章

 

没有童谣的时代

 

童谣快要死了!我之所以发出这样惊人的感叹,是因为我已感觉并体验到了这种危机的存在,更可怕的是,芸芸众生日日为生计而忙碌,能想到这个问题的可能已经很少很少了。我也是偶然触及这个伤心话题的。那天朋友送我一盘名为《芷兰雅韵》的歌碟,里面录有具有浓郁沅澧文化风味的各种曲子,歌碟开启,那缓缓流出的是清澈的沅水和澧水,我仿佛看到了油菜花海、彩蝶翩翩、燕子翩翩;依稀听到了老牛的哞哞叫声在原野上回荡,还有那水车的咿呀声……特别是《月亮走》、《丢手绢》等几支童谣响起的时候,我仿佛是一个从失去记忆中突然苏醒的的人,那童真,那纯真,甘露般清润着我,让我一下子忘记了年龄,沉浸在对失去了的欢乐岁月的无限追忆中。

我以为我的孩子也会像我一样喜欢这些童谣,谁知她嘴一撇又偎在沙发上看电视去了,她对童谣竟然没有感觉!这使我感到无限震惊,一个刚刚和童年告别的孩子竟然不喜欢天真烂漫的童谣,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我们整个时代的失误。

童谣的产生与贫穷和富有并没有必然联系,在旧时代,穷人的孩子和财主的孩子都会唱的歌便是童谣。我想,童谣的产生当是在一个相对的宁静的环境,一个充满了幻想的氛围下,或是充满了劳作的疲惫或快乐的时候。想一想吧,当我们在月色下捕了一篓子鳝鱼,踏着沾满夜露的草径回家,收获后的喜悦让我们忍不住唱起“月亮走,我也走,我帮月亮背巴篓……”想一想吧,当家家因节俭而早早熄灯的时候,我们相约来到户外,大地点亮星星的灯,一群小狗般的乡下孩童席地而坐,围城一圈,用一块砖头或草把子当“手绢”,乐此不疲地丢啊丢,唱啊唱,笑啊笑,我们就这样在童谣中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可是我们的孩子从小生活在成年人的指引下,不得不修正自己的行为,将天性扼杀,他们活在程序中、模式里。幼儿园里哪有田野那么广阔呢,听不到鸟叫嗅不到花香,最亲密的伙伴就是电视机。而打开电视机要么就是仇杀,要么就是三角恋爱,要么就是宫廷阴谋。他们从小听到的最多叮嘱就是:“小心!别让车给碰了!”“别同陌生人说话,小心坏人!”在这种紧张的心境中长大的他们,很少与大自然亲近,小小的客厅成了他们最安全的场所,软软的沙发成了他们最舒适的窝。他们躺在沙发上,吃着精美食品,接受低智商者炮制出来的电视的熏陶,那慵懒的姿态,让他们日渐失去进取的斗志;那伸手可取的食品,让他们省略了劳动的过程。他们热衷于“模仿秀”,而想象力正日渐枯竭,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社会正急速向城市化迈进,越来越多的人“关”进了城市的小阁楼里,远离了原野,想象的翅膀缺少了飞翔的空间。尽管城里的树越栽越多,鸟也回来,但没有童谣飘过的城市,你不觉得缺少了点人性味吗?所以,你在大厦缝隙间瞥见的月亮是惨白的,你不会产生诗意的联想,失去诗意的生活,我们辛辛苦苦的挣钱干什么?你与少年儿童对视的时候,却惊异地发现他们的目光也具有成人的意味,这个时候,你难道不想呼唤童谣也像鸟一样飞回来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湘西的边缘
后一篇:乡情如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