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院何去何从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20年2月19日
2020年的中国,又一次经历严峻考验,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人民宅家过年,医护人员冲在一线。疫情重灾区湖北省,武汉市,一声令下,1000多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10天时间就建设完成,接受患者,让老百姓看到希望,有了信心。那么,中国的传染病院去哪里了?
我是上世纪80年代医学院毕业,实习的时候,去过传染病院。毕业以后,当地地级市也是有不错的传染病院。改革开放40年,医改经历了2次,医院是越来越大,越来越新,就是过去看不上的精神病院,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就是传染病院,销声匿迹,苟延残喘。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社会对传染病院何去何从的思考。
传统的传染病院为什么没有了。一是传统传染病大幅度减少,甚至消失。这里增加了一个传统的传染病,我记得上世纪的传染病院,大多数是肺结核,肝炎等病人。那时候,中国是肝炎大国,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肝炎也是大幅度减少,剩下来的病人,都是老病人。这些归功于,我们中国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包括健康知识科普,卫生习惯养成,环境卫生整治,计划免疫推广。小时候,我们看到的脊髓灰质炎病人,现在就没有了。过去的2号病,就是霍乱,现在也没有了。二是医院经济效益的追求,传染病从治疗,向预防转变,效果明显,疾控中心就加强了(过去叫防疫站)。传统传染病大幅度减少,像天花就没有了。传染病院病人寥寥无几,医院关闭,人员流失,业务下降,就成为必然趋势。说明,改革开放40年,社会经济的巨大快速发展,影响中国是深层次的,包括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也是必然的。过去,死亡原因的前位,大多数是传染病。现在死亡原因主要是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了。过去,大学生休学的主要原因是肝炎(80年代还是),现在大学生的休学原因是心理障碍第一位,如抑郁症。
传统传染病在消失,新的传染病在出现,在流行,这些超过我们的意料。如狂犬病消失了,但是随着宠物狗的增加,狂犬病又死灰复燃了。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性生活的增加紊乱,艾滋病成为社会关注的传染病。同样,随着城市化生活的加强,交通运输的发展,人流大幅度增加,人各种传染病传染可能性大幅度增加。人与环境的交流,人与动物的交流增加,过去没有的传染病,或者中国很少的传染病,增加不少。特别是环境变化,化学品的增加,基因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人类面临新的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幅度增加。如非典就是典型。我曾经说过,人类的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既享受科学技术的成果,同时使人类面临科学技术带来的危害,基因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人类可以生产原子弹,也可以生产一种传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的病毒,那人类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