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自杀与自伤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20年2月19日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是一种不以自杀为目的的,直接,故意伤害自己身体,而不被社会和文化所认可的行为,包括割伤,烧伤,大伤,咬伤自己等多种形式。自杀行为是因为社会心理冲突导致个体在意识清醒情况下自愿地,蓄意的以伤害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自我毁灭的行为,呈现一个由意念-计划-行动的行为复合体。有的研究认为,自伤是自杀的危险因素,有的研究认为自伤降低自杀风险。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了解一年内自伤,伤害自己身体行为的情况及原因,不是为了自杀,可能导致出血,擦伤,疼痛(排除疲倦时为了提神采取的,及纹身,鼻环的已经被社会接受的行为),有行为问卷,功能问卷。2个维度,无明显组织损伤,未造成明显,严重的身体组织损伤,掐伤,抓伤,拽头发。有明显组织损伤,造成大出血,划痕,其他组织损伤,割伤,烧伤,皮肤上刻字,刻符号。功能问卷包括,利己社交,自我负强化,情绪表达。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问卷,一年内认真考虑过自杀,有过自杀行为。
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中学生自伤是8%,自杀意念是18%,自杀未遂是5%,欧洲的中学生自伤是28%,反复自伤是8%(大于5次),美国中学生自伤是18%,8%反复自伤(大于4次),自杀高频率,严重程度,增加了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风险。有的研究认为,个体通过自伤可以转移不愉快情绪,改善人际冲突,获得高水平的社会支持,自伤一起的生理效应,作为调节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减少自杀发生。有的研究认为,轻微自伤与自杀意念的关系高于重度自伤,轻度自伤行为比较容易实施,容易被别人忽视,极端自伤行为低。
女生的自伤者发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风险比男生高,有的研究认为,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寻求积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男生可能把自伤作为一种不良但是有效的应对方式,利用自伤把情绪外化,降低自杀行为的风险,说明男生发生自伤行为有缓解情绪的作用,女生是增加自杀可能。因此需要更多关注女生自伤行为。自伤功能为了报复别人,我有伤害自己的欲望,并且无法停止的自伤,男生发生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可能性更高。不同性别学生自伤目的不同。了解自伤的不同类型,制定性别特异性的干预措施,有利于自杀心理行为防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