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同伴接纳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7年9月4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打工,独自生活在农村的低于18岁的青少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一6100万留守儿童,过去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处理,学校适应,行为表现有缺陷,他们有比非留守儿童更多的孤独感。有的人研究没有这样差异,虽然留守儿童在一个相对危险的家庭环境中,都是可能存在一些补偿因素(亲密的同伴关系),能够保证其社会适应。
同伴和学校是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的微系统,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研究探讨,健康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降低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亲子亲合是亲子关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全面的情感联结。青少年处在渴望自我独立的分离-个体化的时期,青少年此时此刻更多关注家庭外的活动,重视结交朋友和亲密友谊的建立。同伴接纳作为一种保护因素可以保证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研究显示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降低儿童孤独感。
过去研究关注家庭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探讨了友谊质量和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孤独感影响的交互作用,家庭关系通过友谊质量影响孤独感的间接模型。自尊是微系统影响青少年孤独感的重要变量,自尊在家庭气氛和父母情感温暖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工具使用,同伴提名pn,亲子亲昵合量表pcs,孤独感cls
结果显示,亲子亲合和同伴接纳能够明显负向预测留守儿童孤独感,说明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同伴接纳能够降低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更重要的是同伴接纳对孤独感的独特效应大于亲子亲合的作用。青少年时期,独立自我的追求和青少年不成熟的心智导致强烈的亲子冲突,并且进一步导致父母支持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作用降低。此时此刻,建立自己的同伴关系网络是青少年摆脱父母管制形成独立自我的关键一步,青少年时期也是建立亲密友谊的高峰期,此时此刻的同伴关系的重要性相对比较强,对青少年孤独感影响比较大。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影响中,同伴接纳起关键性作用,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干预中,更应该重视同伴友谊的培养。
亲子亲合和同伴接纳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也通过自尊对孤独感产生间接影响。亲子亲合和同伴接纳正向预测自尊,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关系和同伴关系会影响儿童的自尊的发展,家庭关系影响儿童和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够培养儿童比较好的人际能力,提高个体的外向性人格,维持高自尊。同伴关系也是能够预测自尊,友谊质量高,个体获得同伴支持就高,个体自尊就高。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同伴接纳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和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自尊影响孤独感,高自尊个体常常伴随比较低的孤独感,低自尊青少年常常报告更多的社交孤独感。
对自尊影响,亲子亲合的独特效应大于同伴关系,留守儿童年龄普遍小,自尊发展处在于重要他人的评价和意见具有重要影响的阶段,父母关系仍然是留守儿童建构自尊的重要来源。虽然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孤独感影响决定作用,在影响自尊的微系统中,父母仍然是决定性作用。对于不同心理适应变量,起决定作用的微系统不同。对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干预,应该针对性进行。
http://img0.imgtn.bdimg.com/it/u=485882393,973546057&fm=27&gp=0.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