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能代为咨询吗
福建
心理咨询师
吴剑
《家庭医生报》2017年2月20日8版心理健康
心病诊室
心理咨询发现,约有20%来访者并不是当事人,而是父母、配偶、子女等关系密切人代为前来,我们姑且称之为“代咨询”。
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当事人自制力下降或者缺乏,如精神分裂症、严重抑郁症患者,对疾病缺乏认知能力,拒绝咨询和治疗;二是求助动机不足,如处于青春期或网瘾的青少年,他们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或认为父母才有问题;三是缺乏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如认为心理咨询就是看精神病,可能被他人歧视,还有性心理咨询。
如果是抱着解决当事人的心理问题前来,那么“代咨询”的效果肯定没有亲自心理咨询效果好。毕竟有了中间环节,一方面咨询师了解的信息比较局限,另一方面信息传递过程中容易失真,加之心理测验又不能实施,容易导致误判。特别是涉及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诊断、用药等极严肃的问题,必须与当事人见面。所以,“代咨询”只能用在一般心理咨询,或者精神障碍已经明确诊断,开始治疗的心理康复阶段。
但是,也不能说“代咨询”就没有意义。因为亲近的人出现心理障碍,代咨询者自己心理压力也是巨大的,同样需要心理咨询,如面对网瘾儿子的母亲,就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换个角度来说,代咨询者是当事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如果能够从心理咨询当中学会适当干预对方的心理问题、精神障碍,包括问题评估、干预方法、沟通技巧、行动促进等,提供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对当事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在适当时候,还能够推动当事人亲自前来心理咨询。
http://img5.imgtn.bdimg.com/it/u=2724993212,1430366061&fm=23&gp=0.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