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中的沉默现象

标签:
团体辅导沉默带领者 |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
团体辅导中的沉默现象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6年9月20日
一、沉默现象的含义和种类。汉语解释沉默是一言不发,不爱交谈。表面看沉默是不出声不说话,在治疗情境中,沉默只是表面上的平静,实际上是内在认知和情绪的心理状态极可能是持续酝酿或者运动着。在个体治疗中,来访者的沉默常常是对治疗的防御,阻抗,退行,或者是来访者表达无助,寻求控制的手段,必须被修通方能改变。咨询师的沉默是强有力的干预手段,可以助长共情和沟通的手段,也可以妨碍来访者成长的反移情。在团体中,沉默是更加常见的现象,蕴含的含义更加复杂。沉默可以是无声的抗议,可以是表达包容或者出神的专注,沉默带来焦虑,也可能是营造舒适的心境。沉默并非无语,团体用沉默的流转,呈现成员彼此的关系律动。Rutan把沉默当成保持隐私避免暴露的警报器。任何人互动情况下,这种现象的存在意味着潜在的敌意和羞辱。Filmer把沉默看成为获得团体注意,操纵团体,报复带领者的手段。Hinkeley认为沉默4个涵义,沉默是一种惩罚或者对抗的手段,成员以沉默来对抗带领者或者团体的某些成员;成员用沉默来逃避现实或者冲突;成员用沉默来隐藏自己;沉默意味着团体某些成员之间的沟通发生了困难。Gans认为,团体历程中沉默并不一定是压抑和逃避,沉默现象和语言交流同等重要,是一种强有力的沟通方式。Wolf认为在团体治疗中,沉默反映一个阶段的整合或者分享更深刻的感情,无须催促立即表达,团体带领者倘若过于急速介入和干预团体沉默状态,不仅会剥夺成员反省的机会,也是显示带领者的领导权的依赖。团体成员的沉默不完全是消极行为,也许成员需要一个安静的时刻沉思方才讨论,统整思绪,进一步时刻,也是有积极作用。团体沉默有积极意义,也是有负面涵义。究竟团体中沉默意味着什么,需要带领者根据团体历程,辨识沉默背后的心理动力,进行判断。Jacbs认为,沉默有生产性和服生产性,生产性沉默是成员的内心处理某些在团体中被谈及的或者发生的事情。非生产性沉默是成员不知道要说什么,害怕发言,感到无聊。Gans认为,沉默有带领者沉默,成员沉默,亚团体沉默,团体整体沉默。Brown把沉默分,团体成员沉默,团体整体沉默。Barnes把沉默分,成熟的沉默,原始的沉默。Urlic认为,沉默有退行性沉默,抑制性沉默,过渡性沉默,移情性沉默,反移情性沉默。陈恒霖认为,沉默有:察言观色的沉默,敌对拒绝的沉默,干扰分心的沉默,压力反应的沉默,被动应付的沉默,无法体验的沉默,压抑潜沉的沉默,思考专注的沉默,犹豫不定的沉默,缺乏自信的沉默,担心评价的沉默,依依不舍的沉默。
二、沉默现象对团体的影响。沉默现象出现在团体中有积极影响,可以协助带领者利用沉默的动力把成员推向团体目标,使成员在团体中以自我探索并且获得成长;有破坏和阻碍影响,降低成员对团体的参与,导致团体的运作出现停顿,失去方向,引起成员及带领者的焦虑,不安,疑虑,惊恐。虽然沉默的成员总是安安静静的,并不会干扰团体进行,他们成为团体的隐忧,妨碍团体凝聚力的形成。Jacbs认为团体沉默是11种破坏团体凝聚力和信任感,导致团体运作停滞的问题情境。Yalom认为,团体中沉默成员的问题来访者,虽然对团体破坏性小,都是对于带领者是挑战性的,并且对那些积极投入的和活跃的成员,沉默的成员从团体吸走团体的一部分精力,使精力无法使用在更好的地方,浪费团体资源。Brown认为沉默在一些情况下是建设性的,有积极影响,大多数情况,团体历程的沉默是破坏性的,容易导致团体进程困难。成员连续持久的沉默,尤其是多次聚会的沉默成员,困难导致其他成员的一系列消极反应,如怀疑,敌意,焦虑,抵制,被负面评价和审判的想法,愤怒。成员可能表达这些反应,在一些时候,使用攻击,替罪羊,强邀发言等负面和敌意行为。因为团体中,成员不只要求沉默的个体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希望他们能够回应和反馈他的分享。当沉默的个体没有能够做出反应,可能激起其他成员的焦虑,被负面评价的担心,如担心在沉默者看来,自己是愚蠢的,错误的。沉默者的沉默意味着拒绝,反对,不喜欢。在一定时间内,团体能够容忍沉默,并且鼓励,邀请他们参与,但是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法让沉默者表达观念,分享感受,投入团体时,团体的挫败感和渴望保持凝聚力和完整的力量会使沉默者成为攻击和替罪羊的对象。尤其是当团体带领者的努力不奏效的情况下,团体会感到非常挫败。
三、团体沉默的形成机制。Gans总结团体沉默5分钟的来源:情境因素,个体心理动力因素,成员之间互动因素,团体整体动力因素,与团体带领者的因素。团体中沉默与情境因素有关,如团体因为假期中断,带领者缺席,团体新成员加入,团体面临结束,团体费用发生变化。团体中沉默表达对情境变化的不适感;成员个体心理动力对沉默产生影响,如两难情境的体验,既渴望投入团体,又害怕失去自我,既下午成为注意焦点,又害怕失去情感控制。因为团体中的成长,往往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失去控制,成员常常用沉默作为暂时的防御。成员一些情绪导致沉默,有羞愧感的成员常常以沉默来掩饰和退缩,有罪恶感和自我价值感低的成员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团体关注,陷入沉默。过度自恋的成员也是沉默,为了避免被人视为愚笨,无知,平凡,他们常常沉默来保护自己。在团体投入和参与,往往被误解为贪婪,攫取团体注意力的风险,保持沉默是比较安全的策略;成员互动常常带来沉默,害怕给人不好的印象,相信“如果不知道说什么好,就什么也不说”的成员选择沉默,成员爆发剧烈冲突后,容易陷入沉默。随着时间推移,印象消极的成员往往选择沉默。人际互动层次,沉默有时候是一种武器,受到攻击的成员常常沉默来回击讨厌的对象。如果成员之间钟情的性吸引,其他成员无趣而选择沉默。团体会再现成员原生家庭,成员对父母偏心,同胞竞争的移情反应和投射认同也是导致沉默的人际动力,这些需要多次团体聚会才能理解和修通,成员在移情迷雾中,会隐藏起来,沉默寡言,直到有勇气讨论这个痛苦投射。团体整体动力因素,包括团体发展阶段,亚团体,团体可能的替罪羊现象。团体初期,信任和安全感是主要议题,成员常常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需求,害怕被拒绝,害怕被攻击陷入沉默。在团体发展到有关权威,控制,斗争阶段,成员容易因为恐惧信任沉默寡言。团体成熟到讨论如“性”这些敏感和禁忌议题,成员因为羞愧,罪恶,嫉妒,往往选择沉默表示他们的不安。在团体结束阶段,迫于表露心声回馈团体的压力,成员没有准备好说真心话,现场可能一片沉默。团体有亚团体存在,因为亚团体的排他性,有时候亚团体用沉默来凸显他们的特质。替罪羊现象是被团体整体或者团体的某些成员无意识选出来,并且承载团体整体或者个体自身无法接受的“坏”的部分的个体。被投射为替罪羊是一个痛苦的体验,成为替罪羊的个体很容易退缩到沉默的角落,直到团体带领者敏锐意识到这个现象并且进行有效干预,代罪羔羊才能再度发言。团体带领者可能导致团体陷入沉默,如同孩子期待好父母一样,团体成员希望团体带领子是理想化而完美,当带领者犯错误,暴露不足时,吃药可能牺牲某个成员以掩饰带领者的无能,或者以冷漠和沉默来保护摇摇欲坠的领导者。或者带领者不够敏感,低估了成员需要没有得到响应,让成员倍感拒绝和挫折压抑,时间一长就因为与带领者互动无望陷入沉默。Brown从成员的沉默,团体整体的沉默,分析沉默的来源。成员沉默的原因:害怕暴露和抑制情感卷入,感到恐惧不敢表达,感到议题与自己不相干,对个人议题感到不安,觉得自己的发言微不足道,想保持与团体的距离,对真实或者想象中威胁的报复,寻求权力和控制。团体整体层次的原因:团体焦虑感上升,成员不知道团体在做什么,成员之间的负移情,成员对带领者负性移情,团体充满敌意或者其他情感,团体陷入情感沉思,团体渴望带领者的回应,团体提及禁忌议题,团体中隐匿过于威胁而无法浮出水面的议题,团体成员过于自我沉溺,团体有被压抑的剧烈冲突没有被修通和解决。Pepper认为,当团体中治疗的边界被打破,如出现泄密,替罪羊情境,成员会在“要说,要真诚”的团体规则和内心的“不想说”的两难困境中保持沉默,团体沉默是一种经历“情感乱伦”后的共同密谋。
四、团体带领者对沉默的处理。团体出现沉默现象是带领者必须面临并且需要做恰当处理的重要课题。面对沉默发生,没有经验的带领者会沉不住气,过早介入,打断团体的反思和内省,使团体失去焦虑深层次联结的机会,或者利用领导者的地位不断地说话以缓解窘境。带领者说话过多,成员的自主性就下降,这无疑阻碍团体的分享互动,减少成员之间情绪表达的机会。团体可能沦为心理教育团体,失去治疗性意义。新的带领者面对沉默往往退缩,放任的行为,使团体群龙无首,导致团体动力中断。有经验的带领者不急于出手打破或者干预沉默,而是允许团体成员学习利用沉默的机会,在更深层次上与自己或者其他成员建立联结,学会与沉默共处,但是不放任沉默发展到破坏团体气氛和团体进程。Yalom认为,对团体沉默的恰当处理依赖于团体带领者对沉默动力的理解。带领者需要一种姿态,既让每一个来访者自行调整自己的参与程度,又定期评论其非言语行为,并且指明,那些令人钦佩,经验丰富的老成员其实他们接受治疗开始也是同样经历沉默和自我怀疑,这些有助于新成员的尽快参与。带领者应该不失时机强化来访者的积极性,强调他抵抗内心的恐惧,敢于冒险的价值。带领者还可以鼓励其他成员讨论对沉默不语的看法,接着要求沉默者对此作出评判,促进团体成员共同参与。如果沉默成员抵制一切干预的努力,带领者需要考虑同时进行个别心理或者让来访者退出团体,参加随后的另外一个团体可能让来访者有所收获,因为此时的来访者已经对沉默的不利方面有所了解。Brown建议,对成员的沉默,可以注意成员在团体中的变化,寻找沉默的原因。如成员参与度下降时,或者非言语的信息显示他正不耐烦或者对他人的暴露无动于衷时,或者几次聚会中都保持沉默时,应该询问这个成员当下的感受。当然,直接询问成员为什么陷入沉默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会被视为责备和强迫参与,这样激起防御。强邀成员参与也不可取,尽管在带领者看起来是热情的鼓励,但是在沉默者和其他成员看,这被视为带领者领导权力的滥用。成员持续几次的沉默,可能招致其他人的攻击,要阻止攻击,带领者必须及时干预,甚至出手打断。当整体沉默出现时,带领者需要着眼于团体整体动力场,进行合适的历程阐释,承认团体忽略了什么动作沉默的出现。带领者需要有临床的敏锐,发现团体中什么被压制了,分析是什么危及团体(如强烈的情绪,成员的冲突,成员不愿意挑战领导者,小团体秘密,关系过分亲密难以讨论敏感议题),不要聚焦个体,应该聚焦讨论团体整体发生了什么,回避了什么。Edelwich建议,当沉默发生时,带领者可以用“我信息”来表达对沉默的不舒服感受,给成员示范,或者陈述并且反馈团体的感受。如“我已经多次邀请大家来彼此分享,团体依然陷入沉默,这让我很不舒服,我不喜欢团体中这种感觉,有没有谁和我一样有类似的感受?”“当我看到你们彼此互相观望时,从眼神中我似乎感受到大家在团体中的不安和焦虑,不知道大家是在担心什么?”
五、未来探讨。在团体中,成员常常被鼓励学会表达自我和回应他人,以获得个人的成长与改变,因此连续和持久的沉默常常被认为是团体的破坏性因素。有时候,沉默现象也是积极和正面的,经验看,有时候团体的沉默仅仅是团体的平静,轻松,自在的信号。在沉默发生当下,成员没有任何事情需要表达,也没有任何压力必须打破沉默,只是休息停顿等待下一个事情的发生,这是团体的好时光。尤其在一个匆促高压的社会,允许沉默的发生并非易事,对于这些成员,极有可能是生命中少有的宝贵经验。带领者倘若在面对团体的沉默时仍然感舒适自在,将为团体创造出缓慢舒适的节奏,使成员有机会慢下来,停顿和反省,或者在沉默中得以进入其他成员的生命经验,并且与自身的经验做联结,达成深层次的交流。面对团体中沉默的发生,带领者首先应该有温和接纳的态度,明了沉默是团体历程中正常的现象,是团体中强有力的沟通方式,其重要性不亚于言语的表达,甚至是了解团体动力的重要契机。其次,带领者要保持临床敏锐,辨识沉默背后所蕴含的心理动力,于团体的历程去理解沉默的意义。最后,运用此时此地的技巧,将团体中正在发生的互动与经验置于团体的历程去解读和阐释,带领者聚焦于此时此地的历程阐释可以帮助团体建立比较强情感联结,并且处理沉默带来的负面感受。此外,团体开始,尤其是入组访谈时,带领者应该澄清并且明确成员在团体中的责任,将成员的入组目标和团体参与和投入的程度联系起来,强调积极参与和投入是获得成长与改变的基本前提。这些对于提高成员在团体中参与,减少破坏性沉默的发生,也是极其重要的。目前,在经过了一个团体的引入和不同领域应用的初步发展阶段,中国团体研究已经开始受到关注。但是团体沉默现象是没有引起重视,我们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