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溺爱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6年9月20日
小l是南平市人,嫁到宁德市,这一次回家看父母,随便心理咨询。
她心理咨询是她儿子的问题,她儿子8岁,上二年级,学习成绩一般在80分左右,爱生气,不听话,不爱与小朋友玩,没有什么伙伴。儿子出生还是可以的,大约在儿子4岁左右的时候,她决定怀孕生二胎。因为是计划生育超生,她也是担惊受怕的,于是,躲到南平市老家怀孕,4岁的儿子跟她一起来,因为环境的变化,条件的艰苦,没有熟悉的伙伴,整天与奶牛在一起,变得孤僻起来。她回宁德市生孩子比较顺利,是一个女孩子。儿子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孩子的奶奶非常着急,这是她的心头肉。认为应该给孩子宽容,迁就,甚至溺爱。儿子喜欢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小l认为这是不好的习惯,奶奶认为无所谓。小l批评孩子,孩子就发脾气,大哭了,并且向奶奶而去,孩子奶奶认为这样没有什么。小l心理也是孝敬公公婆婆,只能不做要求,现在孩子做作业非常拖拉。吃饭也是这样,奶奶担心孩子吃少了,没营养,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吃,如果不吃饭,就想办法去喂,结果孩子现在偏食,挑食,小l很无奈。小l的老公是一个渔民,很少回家,就是回家,也是很少管理孩子。小l很郁闷。
针对小l孩子的情况,我提出一些建议,一是问题评估,应该属于儿童行为问题,当然,最好能够面询确定。另外,可以初步排除孤独症。问题行为是因为问题的家庭教养方式导致的,特别是隔代教育,爷爷奶奶的无条件溺爱造成的;二是母亲主动,隔代教育是危害不少,调查显示,隔代教育的孩子,其心理障碍和犯罪率,是亲子教育的3-4倍,主要是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溺爱造成的。孩子要尽可能由父母亲自教育,爷爷奶奶只能负责养育部分,就是吃饭,睡觉等。如果出现矛盾教育,爷爷奶奶应该以父母教育为准,避免矛盾。孩子小时候的习惯养成很重要,如果坏习惯养成以后,纠正起来需要10倍的力气。小l应该与婆婆进行沟通,努力取得一致意见。如果有困难,那就需要老公出面,进行沟通解决。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