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质量与情绪的关系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6年8月11日
睡眠质量是衡量睡眠时间,入睡速度,深度睡眠程度等综合评价指标。睡眠质量不仅包括客观生理指标,也有主观心理评价。睡眠质量包含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等7个部分。睡眠质量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跟压力,情绪,人格,攻击性及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大学生处在一个心理快速发展时期,面临学业发展,环境适应等问题,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进而影响学业成就。研究显示大学生抑郁,焦虑情绪出现后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睡眠问题也容易引起抑郁,焦虑情绪产生。
大学生睡眠质量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探讨大学生情绪状态的重要视角。抑郁,焦虑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是抑郁,焦虑的重要因素,压力往往因为压力反应不同而造成睡眠质量问题,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压力反应与睡眠质量有直接交互作用。研究人员关注睡眠质量与抑郁,焦虑的关系,把睡眠障碍作为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指标。找一个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指标很重要,睡眠障碍或者睡眠障碍导致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个体还是少数。
工具使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的使用,日间功能。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Psqi≥8是睡眠质量不好的重要临界点,睡眠质量不好的大学生是22%,与其他时间段比较也是比较稳定。研究认为,随着大学教育形式多样化,大学生在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途径来缓解压力和应对挑战。研究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是越来越高,但是睡眠障碍还是比较稳定。说明睡眠障碍仍然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问题。
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是7%,焦虑症状检出率是28%,抑郁和焦虑高度相关。Psqi对sds解释率33%,psqi各成分对sds解释率40%,psqi对sas的解释率22%,psqi各成分对sas解释率26%,抑郁和焦虑有共同的临床特点就是睡眠障碍。Sds,sas与睡眠障碍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比较重合。睡眠时间与sas,sds没有关系。不是实际睡眠时间,而是主观睡眠感受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主观睡眠质量可能比睡眠质量对心理健康的预测更加有效。因为自评睡眠质量比较差,可能是负向心理社会状况(如离群,负性生活事件,沮丧,工作压力)的一个共同特征,说明自评睡眠质量是理解其他心理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关键。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