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团体干预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6年3月30日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发展和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前提。如果儿童时期不能与成人焦虑正常的人际交往,性格和智力发展就出现问题。大学生思维活跃,处在交往需要的高峰期,人际交往和同伴关系对其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和重大的适应价值。我国大学生38%存在人际交往困扰,4%存在严重人际交往困扰。17%有比较高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大学一年级新生面临人际交往环境变化,更容易出现问题。
人际交往是个体之间及个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联系和接触他人,使彼此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应,如困惑,自卑,行为症状,说明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问题。心理干预理论有生态系统理论,动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生态理论认为导致个体交往问题的原因是物质,历史和文化等生态系统的交叉作用,动机理论认为不同种类动机的差异表达导致人际交往困扰产生,面对交往问题强调交往过程中的本能进行引导,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是个体之间进行社会交换的过程,当收益或者付出有一方倾斜就导致交往问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eider认为交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归因错误与偏差,构建合理的认知归因是解决交往问题的重要干预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和行为分析,倡导良好的积极归因,并且克服人际交往困扰。
工具使用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诊断量表siids,包括交谈,交际,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团体干预评价表rfgpc。干预方案7组干预活动。采用分组讨论,理论介绍,组内练习,角色扮演,分享感受,家庭作业。
人际交往团体干预方案
|
主题
|
目的
|
内容
|
|
心灵之约
|
使成员了解团体的基本知识,以及成员之间的初步相识,进而初步完成团队的建立。
|
指导者首先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向成员讲解团体干预相关知识;与成员商讨团体契约,并签名共同遵守;热身活动:游戏“大风吹”;小组内自我介绍在大组内互相介绍;分享感受
|
|
心灵相通
|
促进学员进一步了解自己,同时促进成员之间互相沟通。
|
热身活动:游戏“解开千千结”;介绍认知归因理论;自画像,发现自己的特征;关注他人练习,发现他人优点(如性格,相貌,为人处世等);分享感受
|
|
心灵支柱
|
让成员有感情表述自己深层自我,培养成员之间的感情和增强成员之间的信任。
|
热身活动:游戏“同舟共济”;介绍情绪ABC理论;信任考验,成员讨论团体内成员之间的信任的差异,获得信任的方法;学习沟通技巧;分享感受
|
|
心灵碰撞
|
通过练习,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
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表现出问题的发生过程及解决过程;介绍问题解决的方法;分享感受;作业:大家在生活中自觉应用学会的冲突解决方法
|
|
心灵差异
|
通过团体活动,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性格特征,增强自信。同时促进成员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他人。
|
热身活动:游戏“我猜你演”;学习“结果-归因-情感体验-行为抉择”分析路径;回顾家庭作业;天生我材,讨论不好的性格特征的积极面;分享感受
|
|
美丽心灵
|
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建立深厚友谊,同时真情告白。
|
互相解答各自的人际疑惑,建立亲密关系;学会归因偏差;真情告白,提高自我效能感;分享感受
|
|
相亲相爱一家人
|
在轻松,温馨的气氛中结束团体。增强成员彼此的感谢之情,体验在一起的感受,获得支持和信心。
|
全体成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才艺表演;回顾团体过程,分享收获和体会;给小组照一张全家福,结束团体
|
干预方法,7星期进行认知归因团体心理咨询,每星期一次,每次3小时。
结果显示,大学生一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原因是部分学生存在认知归因偏差,夸大交往对象的个人因素,过度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人际矛盾时首先是指责他人,认为集体活动浪费时间,认为周围同学不值得信任。成员感到与他人交往,做不到共同语言,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为了避免尴尬就不会再主动交往。一些人习惯以自己想法为主,遇到分歧时,对其他同学意见实施语言压制,迫使他人接受自己观念,久而久之就被孤立起来。
本心理干预时间短,效果好,团体心理比个体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互动作用,方便成员观察,学习,体验,进一步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感受关系,团体干预给成员一个新的社会生活环境,新环境中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真实的希望去进行人际交往。
难点和重点是如何切实引导和改变干预对象错误的认知归因方法,解决干预初期干预对象反馈少,练习主动性差的问题。这些需要团体领导充分发挥随机加入的5个人际交往正常学生的作用,适当时机给其他成员进行肯定,提高成员克服人际交往困难的信心,他们的首先发言,榜样作用,练习带动团体氛围,起积极作用。综合运用理论学习,自我分析,实践锻炼,正反对比,交流互动,真情流露等技巧,树立正确认知归因方式,效果更好,更长。遇到人际矛盾冲突时,可以正确认知解决,一个开朗明事的人会受到欢迎。大学生一年级人格再构建的关键时期,认知和行为没有完全定型,学习认知归因理论,他人干预和自我努力,完全可能实现重塑自我,改善人际关系。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