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度调查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6年2月5日
建国以来,中国精神卫生资源和服务经历快速发展,稳定发展,改革3阶段。当然也是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18%,在精神病性障碍患者,30%从来没有接受专业帮助,非精神病性障碍,90%患者从来没有接受专业帮助。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社区精神卫生。
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问卷,卫生部办公厅的《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
1.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精神疾病就是思想上出了问题;
3.
很多人都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但自己可能意识不到;
4.
精神疾病都是因为受到刺激;
5.
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心情愉快,人际关系融洽,适应能力良好等;
6.
绝大多数精神病是治不好的;
7.
怀疑有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去找心理医生或者精神科医生看病;
8.
几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是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9.
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是没有办法预防的;
10.
即使确诊为严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吃一段时间药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长期不间断服药;
11.
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我们保持心理健康;
12.
家族中有精神疾病的人,出现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更大;
13.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会影响其学习成绩;
14.
中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很小;
15.
有些人性格不好,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16.
心理压力大,或者遇到重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去世),就容易诱发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
17.
你知道/听说过世界精神卫生日吗?
18.
你知道/听说过世界禁毒日吗?
19.
你知道/听说过世界自杀预防日吗?
20.
你知道/听说过世界睡眠日吗?
调查结果显示,1997年jorm第一次提出精神卫生知晓的概念,定义就是帮助人们认识,处理,或者预防精神异常的知识和理念。于1995年,1996年采取案例描述加开放式提问的调查发生,调查对象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识别处理能力。
非精神病防治和精神病防治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度都是85%,超过政府目标80%,医院医务人员88%,调查中,2、6、19、20的正确率<80%,说明以后培训中,需要加强疾病原因,预后,自杀预防,睡眠健康的内容。医务人员到疾病原因知识不了解会误导患者诊疗途径。超过30%的医务人员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是治疗不好的,说明基层医务人员对精神疾病的预后缺乏信心,更容易造成大众的病耻感,使患者缺乏治疗康复信心,降低主动治疗的动力。精神病防治医务人员的正确率低于非精神病防治医务人员,说明他们长期与接触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社区缺乏医疗服务资源,产生疾病的负面认知。
非精神病防治医务人员对4种精神疾病的平均识别处理正确率低65%,工作年龄大,识别处理能力差,说明这些社区医务人员需要更新知识,男性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学习。
医务人员对精神疾病的识别,处理能力低,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的识别率抑郁症99%,精神分裂症是78%,精神科医生识别抑郁症是97%,精神分裂症是79%;说明我国的医务人员特别是社区对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严重不足。说明应该加强医务人员的精神科知识培训,改善精神疾病患者接受专业帮助严重不足的问题。社区医务人员尤其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和处理能力低,说明培训和配备筛查诊疗工具以加强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