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自我控制与多动症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5年12月14日
自我控制是个体有意识地开展冲动行为,抵制满足直接需要和愿望的能力。3-9岁是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时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自我控制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状被认为存在一定关系。
工具使用儿童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dsscsc,分自我控制系统和冲动系统,自我控制系统包括计划性,坚持性,冲动系统包括冲动性,易分心,低延迟满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
结果分析,男孩子的自我控制性低于女孩子,注意缺陷及多动冲动多与女孩子,女孩子自我控制好于男孩子。自我控制的发展可能受内源性因素(先天的气质基础,神经生理特点)的影响更大,尤其是睾丸激素与攻击性存在密切关系,因此,男孩子更多攻击行为,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自我控制系统的控制因素与注意缺陷负相关,kuhl的行为控制理论把个体的自我控制过程解释为个体放弃以情绪偏好为基础的选择和使用意志策略,促进以认知判断为基础的选择的过程。注意缺陷多动症状儿童这一方面缺陷表现为不能适当抑制自己的多动冲动,尤其不能根据现实任务和未来的需要而集中精力。
自我控制系统中多动冲动因素与注意缺陷多动症状正相关,在自我控制的冲动系统上,注意缺陷多动症状儿童表现出难以抑制冲动,说明注意缺陷多动症状与自我调节能力负相关,导致对冲动性行为的控制降低。就是个体在婴儿期所表现出来的注意过程的差异如注意转换的灵活性等与个体在儿童期和成人期的冲动性有关。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