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游戏障碍诊断标准(DSM-5)

(2014-10-20 17:07:35)
标签:

股票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网络游戏障碍诊断标准(DSM-5

   在过去12个月中,持续、反复地使用网络游戏,常用其他游戏在一起,导致临床显著的损害或困扰,达到以下项目中的5项:

1、  全神贯注于网络游戏(回想以前的游戏,或期望另一个游戏,网络游戏成为日常生活主要活动);

2、  当不能玩游戏时出现戒断症状(通常表现为易激惹,焦虑和悲伤,但没有药物戒断的躯体症状);

3、  耐受性-需要不断增加玩游戏的时间;

4、  试图控制自己玩网络游戏但不成功;

5、  除网络游戏外,失去以前的兴趣爱好或人际互动;

6、  尽管知道自己的心理社会问题仍然过多玩网络游戏;

7、  对家人,或有着关系其他有关的人撒谎玩游戏的时间和费用;

8、  用玩网络游戏来避免或缓解不良情绪(如无聊,内疚,焦虑);

9、  因为玩网络游戏损害或丧失了重要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或失去教育与就业的机会。

摘自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说明:

1、  DSM-5的结构,第一部分是DSM-5基础;第二部分是主要元素,诊断标准和编码;第三部分是新出现的测量方法与模型。第三部分作为一个单独的章节,从诊断标准,测试和临床编码中独立出来,为临床应用提供明确的,初步的参考,但在成为受官方推荐的手册主体内容前火需进一步的研究。可能有临床价值,但并不能作为精神障碍的官方诊断。网络游戏障碍就是属于第三部分。

2、  关于名称问题,过去使用网瘾,现在使用网络游戏障碍,主要是指网络游戏成瘾,其他网络使用如网络聊天,网络黄色,网络下载等,不是网络游戏障碍。也不以使用时间为标准。

3、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网络游戏成瘾,全部来自陶然教授的临床诊断标准中的8条症状标准加1条严重程度标准(另外说法,来自韩国),包括:

1)  渴求症状

2)  戒断症状

3)  耐受性

4)  难以停止上网

5)  因游戏而减少了其他兴趣

6)  即使知道后果仍过度游戏

7)  向他人撒谎玩游戏的时间和费用

8)  用游戏来回避现实或缓解负性情绪

9)  玩游戏危害到失去了友谊、工作、教育或就业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