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厌食症分析

(2014-10-21 08:52:05)
标签: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厌食症分析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41021

   厌食症(神经性厌食)是进食障碍的一个亚型,其临床特点为强烈怕胖,有意减轻体质量,明显的体质量下降,体像障碍,涉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的内分泌紊乱,如闭经等。目前儿童厌食症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心身健康重要因素。

   工具使用,一般情况调查。病前性格特征(追求完美,任性,胆小),社会心理因素(怕胖心理,家庭教育过度保护,过于严格或疏于照料,家庭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不和,父母离异,亲人亡故),进食特点(暴食/清除行为,限制饮食行为),情绪症状(焦虑,抑郁,恐惧),行为症状(自伤,自杀意念或者行为,逃避正常上课,偷窃食物,其他物品)……

   结果显示,年龄最小的7岁,说明我国厌食症起病年龄逐渐下降趋势。国外最小5岁。50%为初中文化,起病年龄在12-16岁,说明儿童少年时期,初中阶段是厌食症起病高峰,此阶段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同时更容易受社会文化影响,对体质量,体形逐渐在意,刻意追求瘦和苗条体型。需要加强对儿童少年的指导特别重要,在低年龄儿童也是需要重视。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在厌食症起病作用更加重要,45%被他人认为胖,21%曾经被同学取笑为胖,7%因为班级同学流行节食而开始参与其中。瘦为美的社会文化,同龄人对体质量和体型的关注对厌食症患者起着比较明显直接影响。48%有家庭教育问题,19%有家庭生活事件,说明家庭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研究认为,家庭关系影响儿童期自我认同的形成,厌食症与儿童期的退化及对青少年期各种冲突的回避有关。厌食症可能是通过被认定病患而把家庭的失功能部分表现出来。

   厌食症患者的强迫人格比较多,66%有强迫症状,性格追求完美41%,说明强迫症状及追求完美与儿童厌食症关系密切。厌食症患者比较高水平完美主义可能带来比较长的病程风险。

   厌食症患者有限制进食症状,91%起病前有怕胖心理,33%存在体像障碍,并且出现内分泌失调症状,44%有闭经现象。说明儿童厌食症存在神经性厌食核心症状,暴食/清除型起病年龄,住院年龄比限制型晚。催吐,清除等行为更多出现在起病比较晚的患者。长期厌食导致对食物的愿望增强,成为从厌食行为转化成为暴食行为的基础,随着暴食行为出现,患者对体质量,体形的要求仍然高于正常人,清除行为就增加。

   厌食症患者存在其他症状,抑郁,情绪不稳,67%患者存在抑郁情绪,5%存在共病抑郁。厌食症与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关联,儿童处理冲突能力比较低,患儿比成人出现更多抑郁情绪。22%存在自伤,自杀观念或行为,这些症状与焦虑抑郁,创伤事件,父母分离,强迫性思维有关。说明临床不仅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抑郁情绪,同时关注自伤,自杀观念和行为,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厌食症暴食/清除型与恐惧有关,本研究不明确,可能限制型起病年龄,住院年龄比较低,患儿心理发育不完善,限制型患者对自我要求更加严格,随着暴食/清除行为出现,恐惧心理下降。

   厌食症儿童36%存在行为问题,偷窃,逃学,说谎,家庭暴力,因为大多数还是在学龄期,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矛盾,学习压力,缺乏良好的解决方式及能力,导致不良适应行为有关。偷窃行为更多出现,22%暴食/清除儿童出现偷窃,偷窃食品,其他物品,限制型没有出现。可能与暴食/清除型有三种对食物有更加强烈渴望,同时冲动控制比较差。

   86%有躯体症状,90%有辅助检查异常,营养不良,水肿,甲状腺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患儿对伴发躯体症状描述比较欠主动,欠清晰,更容易导致临床风险。所以应该关注躯体症状,及时,持续检测。

   厌食症限制型与暴食/清除型代表连续性变化,缺少明显界限。在核心症状,负面情绪,行为问题,躯体症状,辅助检查没有差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