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相互信任程度研究
(2014-08-18 09:55:32)
标签:
股票患者医患医生量表 |
分类: 医患纠纷、中医规培 |
医患相互信任程度研究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4年8月18日
一、医患信任的概念。大多数学者从患者角度出发,对医患信任的概念进行界定,医患信任是患者对医生能力和动机的信心,相信医生将从患者最大利益出发而做出符合预期的行为。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信任涉及多层次,包括认知维度(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判断),情感维度(关系和情感契约,是通过与他人互相交往,移情,认同产生的)。Hall建立的患者信任多维度概念理论模型,包括忠诚性,能力,诚实性,保密性,整体感信任。忠诚性是医生关心和保护患者的最大利益或者幸福,而不会利用患者的易损性情境,包括关爱和尊重患者,拥护患者的利益和避免利益冲突;能力是指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包括能够准确收集病史,制定正确的治疗决策,恰当地传递患者所需的有效信息,良好的沟通技能;诚实性是指告知患者真实情况,不故意说谎;保密性包括保护和恰当地使用敏感性或者涉及隐私的信息;整体感信任是指与信任高度关联而不能简单归类或者不适合切分的重要信任成分,是信任之魂。医患信任的医包括医疗卫生所有提供者,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保健支付方三个实体。虽然医疗保健支付方的行为也影响医患关系,列入医的范畴需要推敲。医患信任的患包括患者,患者家属,患者的监护人。医患信任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患方(患者及患者家人)与医方(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之间相互信任的程度。
二、医患信任程度的测量。Anderson1990年提出的医患信任测量量表,国内还是在探索阶段,董恩宏对维克森林信任医师量表中文修订,构建了基于医疗质量管理的患者信任度评价指标体系。
1、
l
l
l
l
l
l
2、
三、展望。医患关心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影响医患关系的核心要素,如何界定和测量医患之间的信任程度,已经成为医患关系领域的热点问题,整体上看,关于医患信任的处理存在一些问题。1、在医患信任涉及主体方面,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比较少涉及整体概念的医方(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护士,医疗技术人员和医疗机构),对患者来说,患者的家人,监护人,其他利益相关方基本上没有列入研究范围;2、医患信任应该包括那些内容需要进一步探讨,从患者对医生信任的角度看,模型涉及对医生的能力和职业道德(忠诚度,诚实,隐私保护)2方面,是否合适不同文化背景的医患信任需要研究。对医生的心理品质的信任需要考虑。医生对患者的信任研究更少;3、目前使用问卷测量,通过自评或者访谈获得评估信息,问卷调查简单,但是测量结果客观性比较低。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从性质上看是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态度,必将通过可以观察的行为表现出来,可以考虑结合行为观察对医患信任程度进行评估;4、这些测量工具但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医疗体系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他社会文化和医疗体系背景,需要考虑适应性。在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下,还需要考虑医方和患方的人群特殊性,如对医生能力要求,艾滋病患者和大脑肿瘤患者就有很大区别;5、医患信任的研究目的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对医疗的依从性,关于医患关系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和影响医患信任的主要因素,包括微观的医患双方人口学特征,个性心理特征,中观的医疗服务形式和程序设计,宏观的社会文化,医疗保障,医疗体制的,未来应该成为医患信任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