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承、创新、发展

(2014-08-11 19:31:49)
标签:

健康

影像

科室

医学影像

我院

分类: 卫生经济

传承、创新、发展

南平市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  黄洪磊

医学影像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的发展,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医学影像设备的日新月异更是促进了影像学科的长足进步。我院医学影像科是闽北规模最大的放射影像诊疗科,涵盖了普放、CT室、MR室及介入室。自1991年我院第一台单层CT投入使用,我院医学影像科初具雏形;随着放射影像设不断的更新换代,人员不断壮大,于2001年正式成立影像科。特别是近几年,在张永平院长领导下,医院高度重视影像学科的发展。我院新建的影像楼已经竣工投入使用,并新引进现今较为先进西门子炫速双源螺旋CT、美国GE公司3.0T高场核磁共振、GE公司Innova 3100 DSA机以及西门子DR等检查设备,使得我影像科室检查设备进入省级先进行列。

一、   新设备,新技术,新要求,新高度

传承新设备、新技术对我科人员提出更高要求。医院以看病为主业,为病人服务是最重要的职责。医学影像科作为临床的助手,既要为临床服务,更要病人服务好。我们要传承老一辈影像人的理念:服务于患者,服务于临床;影像质量第一,诊断质量第一;在服务中发展学科。

2014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则任务和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年,我科将从“三创新二发展”入手,全面规范有序地发展科室,提升医学影像技术水平。

二、发展需要制度,制度促进发展

1、科室管理创新

做好人员梯队建设:这方面的工作重点是把按照部位脏器医生分成若干诊断专业组,强化诊断专业组职能,并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逐步推进年轻医生普放、CTMRI的转轮,构建大影像人员梯队,做到每个医生“一专多能”。随访人员的不断增加,构想建立“导师制”,老同志传帮带新同志。

强化质量建设:完善质控小组的职能,技术组专人负责科室的图像质量的采集、储存、传输及整改提高;诊断组主要负责科室的诊断报告的书写以及质量的提高。统计和收集每月的质量控制指标的汇总以及各项整改措施的讨论分析,由科主任不定期对质控进行点评,并具体制定下一步的整改方案。

推进文化建设:打造团结和谐的整体科室队伍,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大局观念,加强职业道德内涵建设,建立互学互帮,以院为家,院荣我荣,以此提高整体科室形象;不定期进行科内服务、安全以及医疗纠纷防范培训,积极参加院部各项文化活动,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为我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1、科室技术创新

利用新设备平台,大力开展新技术,特别是炫速双源CT心血管检查方面等优势项目、3.0T MRI科研方面优势应用。因现有两台CT机,积极配合相关科室进行CT导引下穿刺活检以及疾病的治疗,并同时加强本科人员培养,构建影像科非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团队,逐步开展一定的非血管介入,提高机器利用率,提升影像科的业务空间。

另外,新业务新技术方面,2014年强化普放胃肠道造影检查、乳腺CR的摄影技术、全景齿科检查技术,不断地结合我院、我科实际情况,拓宽检查范畴,全面提升收入增长点。

3、科室服务创新

简化检查流程,合理的全方位的开发利用PASS系统功能,按照省级影像互认标准落实影像互认,更好的及便捷的为患者服务。

构建影像科人员评价体系,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化的流程方案,各类人员工作流程及全科质量控制指标纳入全科的全面考核,凡出现的医疗差错、纠纷,甚至是患者投诉,一律召开科务会或全科人员讨论会,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避免事件重复发生。全年全科争取不出现任何医疗安全措施事故,患者投诉争取降到最低点。

强化医德医风、劳动纪律,对医德医风、劳动纪律加强监督和管理。把法律法规和劳动纪律纳入当月的质量考核指标中去,与每个人的效工挂钩。医德医风和劳动纪律考核,实行轮流当班制,每人一个月,全科人员轮流值班考核。凡医德医风方面出现患者投诉,医疗差错,事故纠纷及责任事故,除院部给予处罚外,科室也给予一定处罚,并且取消当年的一切评先资格。如后果严重者,取消晋级晋职资格。我科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养成自觉早上班,晚下班,常加班的工作氛围和机制。加 强执业医师的法律法规教育,自觉抵制行业的不正之风,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尽心尽职尽责的为患者服务,让患者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基本准则。

 三、发展特色影像、发展分子影像

1、发展特色影像

我院是闽北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各方面实力均在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为了应付日常工作,影像各方面虽有不同程度发展,但没有特色、没有得很好的发展。现构想根据医院发展比较好或比较强的科室状况,更好地发挥高端设备的潜能,重点发展比如心血管影像、消化系统影像以及骨科影像等等特色影像,大力推进我院影像学科的发展。

2、发展分子影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已经从传统影像进入到分子影像的时代。影像医学发展到现在逐渐形成了3个主要的阵营:(1)经典医学影像学:以X线、CTMRI、超声成像等为主,显示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2)以介入放射学为主体的治疗学阵营(3)分子影像学:以MRIPET、光学成像及小动物成像设备等为主,可用于分子水平成像。“三者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相互印证,相互协作”。 CTMRI等传统影像技术,近年来也开始在组织特异性造影剂、血流动力参数图、BOLD(血氧饱和水平依赖性信号)功能像、弥散加权、灌注加权等方面,向功能和分子诊断方向发展。可以说,整个影像学正从单纯的诊断向预测性、特征化和个体化诊断发展。发展分子影像有助于我院整体影像诊断、治疗以及科研水平的提升。

《南平卫生经济》2014年3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