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人员心理健康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3年11月14日
离休干部解放前参加革命工作,享受国家提供的供给制待遇。退休干部是解放后参加工作,日常供养是原单位或者街道社区负责。离退休干部是老年人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来源稳定,生活条件比全国老年人的平均水平高。研究显示离退休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退休时间短,文化程度高,没有配偶的老干部是心理问题多发群体。也有研究认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高,这些研究大多数使用scl90作为心理健康指标,scl90本身就有争议,信效度和常模都是有问题。
离退休干部除了医疗卫生需求外,最主要的心理需求是尊重的需求。老干部乐于讲述自己经历,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离开工作岗位以后,虽然物质条件优越,但是题目人际交往范围缩小,身份地位下降,这些冲突使题目容易产生失落,孤独的负性情绪。老干部基本生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但是交往,认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水平可能相对比较高。退休后的角色不适应,经济状况,人际关系,家庭支持不良和生活事件带来精神创伤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
工具使用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mhie,城市版,分认知效能,情绪体验,自我认识,人际交往,适应能力。老年人心理需求问卷pnie,包括生理需求,交往需求,认同需求,自我实现。
结果显示,离退休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老年人平均水平。研究与老年人常模比较。离休干部的待遇高于退休干部,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大。说明我国离退休干部之间待遇差异没有带来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老干部离退休后的生活条件优越,经济状况良好,社会支持比较多,是他们心理健康的良好原因。老干部离退休后原单位仍然有相关部门为他们服务,开展活动,搭建平台,保障生活质量,这些客观上为他们提供资源,也是一种人文关怀改善老干部的心理健康。
结果显示,男性,受教育程度低,丧偶,经济地位低,日常活动少及有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的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健康更低。当然,有的人研究认为男性老干部心理健康水平高,男性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优势本来体现在情绪体验上。但是男性老干部对离退休后的身份权力消失,人际关系减少的变化更加敏感,经历的心理落差大,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性。
离退休老干部往往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人生阅历丰富,晚年的心理需求也高于普通老年人。调查显示,老年人生理需求高于其他需求,随着年龄增加,心理需求会下降。本研究的交往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与生理需求一样高。可见老干部的高层次需求比较高,需要帮助他们满足这些需求,也说明他们的物质得到比较好满足。除了自我实现需求外,离休干部的生理,交往,认同需求低于退休干部,可能是因为离休干部的待遇更好,各方面需求都得到比较好满足。可能是因为前人研究发现的增龄效应,因为离休干部的平均年龄都大于退休干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