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者的背后原因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3年8月13日
L女士是一个公务员,她是主动来心理咨询的。
她拿着厚的门诊病历,说明她已经是一个老失眠患者,并且吃药不少,包括中药、西医,但是仍然没有效果。7年前,她就是失眠,那次生孩子,听说孩子一项指标有问题,她就开始担心,失眠。以后,失眠症状就是时好时差。大约10多天前,失眠症症状又突然加重了。也是为了孩子,而且是一个亲戚的小孩子,一个更小的孩子。担心农村老家门前的石坎上摔死,因为前一些涉及看电视,说一个地方孩子意外摔死了。当然,她心理认为这个担心没有必要,但是不能控制,越来越担心。家人不得不把门前石坎平了,她又担心其他的了。门前的鱼塘,水深到小孩子的腰部,她担心小孩子淹死。说起来睡眠,她就是上床以后不能入睡,非常紧张,非常担心。这些时间靠药物,勉强入睡。睡眠改善以后,担心少了一些。但是吃药也是担心,担心副作用。吃饭也是不错,婚姻还是可以,工作一般压力。
针对她的情况,我提出一些建议:一是诊断明确,就是焦虑症,就是强烈的担心,恐惧,害怕,紧张,当然对象不明确,伴随睡眠障碍。因为大多数睡眠障碍往往是焦虑症,或者抑郁症。正常人也是担心,但是合理明确短暂。她的担心超过合理水平,而且持续存在;二是药物治疗,使用抗焦虑治疗,不仅是为了安眠,可以白天使用,正常使用。当然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镇静安神;三是心理治疗,就是解决认知问题,一般说她的焦虑症是生活事件加性格缺陷,可能是婚姻,工作,交往的问题,不过她非常回避这个敏感问题。那就需要解决睡眠认知问题,就是睡眠不能强求,可以适当等待。因为强烈的睡眠动机,加强了睡眠障碍问题。行为疗法的放松训练也是重要的,如果练习不错,可以达到安定药物的效果。我们说,睡眠障碍的95%原因是心理的,人类往往用睡眠障碍来解决现实矛盾和冲突,往往是失败的。睡眠障碍实际上是心理危机的外在表现,只是没有道德色彩而已。我们不仅需要解决睡眠的表面症状,更重视睡眠障碍的深层次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