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华:技术好一点,遗憾少一点

标签:
五一劳动奖章主任医师课题研究专业人才肿瘤健康 |
分类: 医院管理、发表文章 |
□本报记者 朱 玲
|
|||
|
|||
提及南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徐学华,认识的人都会由衷评价:“他是一个好医生!” 徐学华是闽北卫生系统2002年从省外引进的首位高级专业人才。也因为他的加盟,南平市人民医院组建了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专业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专业学科,主要研究脑和脊髓的病变及其诊治。因为资金等原因,这个年轻专科在南平的发展步履迟缓,直至近年才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神经外科手术也逐步向微创化和显微化迈进。 考虑到南平是山城,人口拥挤,路况欠佳,在车祸中颅脑损伤的情况较多,徐学华在全市率先开展持续颅内压监护下的亚低温冬眠治疗重型颅脑伤。而这种治疗手段对病房、设备、人员技术等要求较高,通常只能在省级医院开展。市人民医院新大楼投入使用后,专门设置了亚低温治疗室,购进先进的亚低温治疗仪、冰毯、冰帽、颅内压监护仪、进口呼吸机等设备。随着设备、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疑难病得到了有效诊治,死亡率和致残率显著下降。2003年,徐学华主持的课题研究《持续颅内压监护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获南平市科委立项。 医生不是包治百病的神仙,医学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从医者去探索。“技术好一点,遗憾就会少一点”。难得闲暇,徐学华不是泡在图书馆里查看各种医学资料,就是与不同专业组的医生探讨医学进展,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医疗水平和学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他擅长颅脑损伤、脑血管病、颅内肿瘤、脊髓肿瘤、颅脑脊髓先天性病变手术,其中,脑积水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颅底及跨中线脑深部肿瘤切除及颅脑、脊髓先天性畸形、前路置管腹腔镜下改良V_P分流术、多脑叶肿瘤一期全切术、脑干旁深部胶质瘤切出术、多处静脉窦破裂、毁损一期修复术等手术水平在南平医界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还在专科显微、微创手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发表了10余篇论文。 “作为医生,对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能雪上加霜。”这是徐学华常说的一句话,朴素,却饱含大爱。 多年来,坚持危重病人早晚查房,是徐学华每天的“必修课”。遇到急诊抢救情况,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在手术台上度过。多少台手术结束时天色已泛白,顾不上休息,他又投入到白天紧张的工作中。有一回甚至因为过度疲劳,徐学华累晕在病房,简单给自己挂了一瓶葡萄糖稍事休息后,他又重返岗位。 63岁的李某因为“脊髓内占位”压迫神经,导致双下肢感觉、运动出现障碍,无法走路。手术前,李某的家属担心不送红包,医生草草了事,便塞给徐学华400元钱。为了打消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他将红包收下后转交到医院的客户服务部。待手术成功结束后,这笔钱打进了李某的住院账户。得知徐学华的这一做法,患者家属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不少患者因此成了徐学华的好朋友。 儒道医德惠百姓。20多年矢志不渝的学习钻研,20多年孜孜不倦的辛勤耕耘,凭借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徐学华为自己的行医生涯涂抹上了人生亮色,2007年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