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不确定性心理的应对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3年6月13日
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的统计说明,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依次为
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大肠癌,我国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中,胃肠道肿瘤占24%,是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手术,化疗,放疗是癌症治疗3大基本方法。化疗的各个阶段的患者都存在疾病的不确定感。疾病的不确定感是一种中性认知状态,因为患者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事物的能力而产生。如果患者的应对不佳,并且没有进行合理管理,疾病不确定感会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心理状态,适应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提炼5个疾病不确定感体验主题和5个应对方式。1、疾病不确定感体验:一是不确定症状的严重度及其意义,难以预测症状的严重度,无法判断症状的意义;二是不明确治疗相关的各方面信息,难以选择治疗方案,不确定治疗时间长度,不确定治疗效果,不确定治疗费用;三是对疾病相关知识与信息感到模糊,不明确疾病原因,对饮食知识模糊;四是难以预测疾病预后;五是对各类社会支持的不确定,不确定专业性社会支持的真诚度(社会支持可以分为:患者家属,亲友或者其他社会团体所提供的非专业性社会支持,医务人员在患者就医过程中所提供的专业性社会支持),不确定家庭支持的程度,对来自他人的社会支持的不确定(包括朋友,邻居,陌生人等)。2、疾病不确定感的应对:一是寻求信仰,二是压抑,回避,发泄;三是渴望并寻求社会支持;四是主动寻求知识与信息,改变生活方式;五是调整与顺应,把握现在。
Mishel认为,疾病不确定感来自4方面,不明确疾病的症状,复杂的治疗和护理,缺乏与疾病诊断和严重程度有关的信息,不可预测疾病的过程和预后。Germino认为疾病不确定感体验受到文化观念的影响。疾病不确定感是由美国护理专家提出,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差异,造成患者不同的疾病不确定感体验。结合中国国情,不难理解国内患者对物质支持,专业性社会支持存在比较深刻的不确定感体验。家庭收入比较低,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比较低的患者,比较多谈及医疗费用的不确定,说明结合患者社会文化背景因人而异地评估和管理疾病不确定感。另外,胃肠道癌症化疗患者对各种社会支持不确定感体验比较突出。如香港一些居民把癌症看成为传染病的社会环境,患者的自尊心,不会主动寻求社会支持而选择隐瞒病情。目前我国疾病不确定感研究仍然需要加强。
Mishel认为疾病不确定感的应对方式有2,以情绪为中心的应付方式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应付方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应付方式有:主动寻求知识与信息,改变生活方式;渴望并且寻求社会支持。以情绪为中心的应付方式有:寻求信仰;压抑,回避,发泄;调整与顺应,把握现在。疾病不确定感是中性认知状态,当患者将其评估为威胁时,其应付方式是以情绪为中心的。将其评估为一种机会时,就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应付方式。疾病不确定感带来的积极或者消极结果取决于患者对其如何评估和应付。评估并且引导患者采取合理的应付方式十分重要,这样的评估不应局限于标准化的评估,要注重通过沟通实现的个性化评估与理解,分析患者采取其应付方式的深层次原因,探索优化其应付方式的资源,从而给予个体化的干预措施。
社会支持被认为是患者采取所有积极应付方式的基础,对临床医务人员说,最方便有效的管理疾病不确定感方法就是提供专业性社会支持,,具有专业性知识的医务人员提供的支持可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是减轻患者心理困扰的最佳策略。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协助认知重构以促进患者对事物的理解,提供应对策略帮助患者管理疾病不确定感。
(图片:癌症患者的音乐治疗。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