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校园欺负,适当攻击也是可以接受选项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3年4月8日
13岁的小学生小f,在父母带领下,很不情愿来心理咨询的。
因为不愿意,所以心理咨询不配合。他的父母反映,这些时间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自己控制管理能力差,情绪也不稳定,受不了什么气,非常喜欢顶嘴,不愿意学习。跟同学吵架,打架,甚至把同学打伤出血。老师告诉家长(小f
的爷爷),爷爷叫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回家管理,就带来心理咨询了。
珍惜询问事情的前后经过,过去,小f在班级上一直被欺负。一个长相胖乎乎的女同学,主要欺负他,他就说她的肥婆(也是一种语言暴力),前一些时间,这个女同学对他实行肢体暴力,他忍无可忍,拿起扫把打这个女同学,结果头皮出现血痕。老师告诉家长以后,爷爷非常害怕,告诉小f父母,孩子把同学打伤了,头上很深的伤口,不得了,需要准备几万元。在外打工的父母忙回来看,也是准备过清明节。小f的学习成绩一般,智力经过简单测验也是一般。没有兴趣爱好,没有生活伙伴,是他的烦恼。同学有不良行为,他就十分难受愤怒。一个孩子身体异味,他就表现明显厌恶。多讲话,乱讲话,与同学的关系疏远。不过,他没有主动攻击行为,他认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他对一些老师,如教育方法,外表情况不好的老师,也是常常出言不逊。眉目清秀的他,不认为自己是娘娘腔。喜欢外表,喜欢打扮,喜欢使用啫喱水,喜欢换上好鞋子。不过,也是有优点,就是能够做家务,如自己洗衣服,做饭,有一定独立性。
过去父亲长年在外打工,父亲教育比较缺乏。以后母亲也去打工,不放心他,就带过去一起读书,生活。开始在一家封闭式学校读书,学习成绩不错。以后不适应,换了一个学校以后,感到压力巨大,甚至想到自杀,父母不得不送回学校,班级继续读书。
针对他的情况,我提出一些建议:一是问题判断,只能是一般行为问题,不严重。突出的问题是校园欺负,攻击性行为。他没有主动攻击,他的防卫行为过当,是爷爷夸大了行为。我虽然不赞成这样的行为,但是我认为还是接受这样的行为。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总是被欺负,并且不能维护权利,这样的孩子成长更不利,甚至出现严重自卑感。当然,我不主张用攻击性来维护权利,不过孩子的攻击性是有限的。有时候,就是孩子之间的打闹是可以接受的。现在校园欺负行为十分严重,如果利用告诉老师,告诉家长的方法解决,大部分是不了了之。正确的处理方法,就是告诉老师家长,如果不能解决,就需要严正告诉欺负自己的同学,自己非常不高兴,要他立即停止伤害。如果不能停止伤害,就需要一定方式攻击性警告;另外,明显的问题就是没有礼貌,缺少教养;二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孩子的大问题,需要正确引导。多尊重,多礼貌,多容忍,多善良,就容易成为别人欢迎的人,就能够建立人际关系。他重视外表,这个不是错误。甚至喜欢打扮,也是正确方法。如果能够在语言,礼貌,行为上好一些,就能够错误别人欢迎的孩子,他点点头。对同学不良行为,自己厌恶的行为,可以提出对行为问题本身的不喜欢,但不扩大到对人生的攻击性;三是促进成长,孩子成长中,一定有许多问题,有的问题必须改正,有的问题需要时间,自然改正,有的问题本身不是问题,父母需要正确看待。夸大问题,对孩子成长不利,也不利问题解决。特别是他的问题,与父母教育缺乏有关,与爷爷的隔代教育有关。父母有生育,养育,教育的3大义务。最好能够亲自教育,至少父母一人亲自教育,在他有必要预防爷爷教育带来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