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医院康复科环境形象建设范例

(2012-06-23 09:07:54)
标签:

健康

分类: 经营随笔、医院新闻

中医医院康复科环境形象建设范例

一、门诊候诊区

1.科室介绍:

(省略)。

2.优势病种及中医特色治疗

腕踝针结合缠指法治疗中风后肩痛

腕踝针作为一种针刺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的特点,对疼痛性疾病有较好疗效。肩痛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侧肩和上肢的肌张力异常与处置不当、肩关节粘连性改变、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等多种因素均是导致肩痛的原因。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腕踝针有良好的镇痛、松解肌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操作方法】:

    患侧取上4、上5为进针点,长时间留针,亦可带针回家。留针期间可配合患侧肩关节被动活动,同时按摩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肌力达Ⅱ级以上的病人督促其做主动运动,尽量完成全方位活动。缠指法:用直径约12mm的绳子,从远端向近端缠绕患手每一手指及手掌至腕关节,然后再一一解开绳子,可每天重复进行,该方法可通过向心性的挤压促进血液循环。

针刺任督二脉经穴治疗尿潴留

针刺任督二脉治疗尿潴留是根据祖国医学“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选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调解全身阳经经气。“任脉为阴脉之海”,统摄全身诸阴,主前阴病变,任脉与督脉相会,共同调解人身之阴阳,具有调解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方法:取命门、腰阳关疏通督脉,同时,针刺气海、关元、气冲穴、次穴等。调解任督冲三脉经气,同时配合“膀胱括约肌控制训练”、“

间歇导尿”等基本康复方法,使膀胱神经功能尽快恢复。

针刺夹脊穴、阳明经提高损伤平面以下肢体运动功能

针刺治疗痿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是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治痿独取阳明”理论选穴。夹脊穴所处之处是多条经脉、经筋所过之处,也是脏腑之气输注、汇聚于体表之处,针刺夹脊穴可使全身气血调和、阴平阳秘。从而调理多个脏腑的阴阳平衡,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能生化气血以濡养肌肉骨骼。方法:在常规运动训练的基础上,配合夹脊穴、上肢取曲池、外关、合谷,下肢取足三里、解溪、昆仑、次等穴位,临床实践表明,在减轻肌萎缩、提高软瘫肌肌力、对抗痉挛、提高损伤平面以下触觉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

3.中医康复科普宣传

1. 科室宣传册

 

科室印制了各种常见病康复治疗方法的宣传册,免费向患者和社区群众发放,使更多的人了解康复和残疾预防的知识。                 

2.科室网站

  

科室依托医院网站开设了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网页,开设了康复科普、康复新技术、康复护理和工伤康复知识,以及专业委员会工作动态等。

二、病区

(一)病区走廊

1.科室介绍

参考门诊科室介绍

2.优势病种及中医特色疗法

项痹病(颈椎病)

项痹病(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患者选择中医治疗。中医手法、针灸及物理治疗配合主动运动等能提高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学术带头人王诗忠主任医师所带领的颈椎病康复团队在传承中医骨伤名医林如高和王和鸣教授手法整脊疗伤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通督强脊,调整脏腑,扶阳固本”的防治脊椎病思想,在此防治思想指导下总结的三步五法推拿治疗颈椎病技术、舒筋止痛水拍打法、神农颈痛膏膏摩法、颈椎导引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推广的中医临床适宜技术。

三步五法推拿治疗项痹(颈椎病)技术

操作步骤:

第一步  调肝脾肾  理筋骨肉

第一法 疏通肝脾肾三经法:循经推按肝脾肾三经远端穴位。

第二法  调理肝脾肾三脏法:点揉肝脾肾三经俞募穴。

第二步  通调督脉  振奋阳气

第三法 疏通颈部经络法:推按颈部督脉、夹脊、胆经的经穴。

第四法 通督强脊点穴法:点按、轻拍百会穴、哑门穴、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腰阳关穴,等督脉穴位。

第三步  拔伸整复  滑利关节

第五法  颈椎复式间歇拔伸法:有节律行颈部拔伸手法使颈部关节复位。

督灸

 

督灸,是指在督脉的脊柱段上隔药灸的中医外治特色技术,依据《素问· 骨空论》“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病在骨,针、药熨”的理论而创立。

作用机理:本疗法充分发挥经络、腧穴、艾灸、药物的综合作用,具有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调和阴阳的功效。因其直对病所施灸,故在治疗脊柱疾病引起的疼痛、活动受限等方面具有其它单一疗法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具有作用持久、疗效可靠,且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

适应症:适用于中风病、脊髓损伤所致痉挛,各种原因所致慢性疼痛。

3. 养生保健

传统运动医疗体操主要包括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通过展板的形式置于走廊,营造浓郁的中医文化氛围,传播传统养生理念。主要展板如下:

(1)  八段锦

     八段锦是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一种康复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动作量适度,具有疏通经络,消结化瘀,保津益气,减脂降压,畅通气血,疏筋柔体,调整脏腑的作用。

(2)  五禽戏 

 

五禽戏模仿虎之威猛,鹿之安详,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巧用以增强体力,行气活血,舒筋活络,也可用于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可以全套练习,也可以练习其中12节。五禽戏的功法特点:在仿生导引思想的指引下,通过塑形—传神—入意—调气达到康复健身的目的。

3)导引图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有记载导引疗法治疗“痿厥寒热”;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迄今所见到的最早的导引图;汉末出现的“五禽戏”,

隋唐时期孙思邈所撰《摄养枕中方》、《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都有大量文字论述导引的理论和方法;宋代导引疗法的代表作“八段锦”,但这些都不是古代典籍所涵盖的范围,而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各种运动疗法,故名之为“传统运动疗法”。传统运动疗法就是养生家和体育史学者所说的“导引”,导引学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先强调的是“引体”,也就是形体运动。

(二)护士站

1.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

 

姿位摆放方法及注意点:

1)患侧卧位:头应有良好的支持,躯干稍向后旋转,后背用枕头稳固支持,患侧上肢应前伸,健侧上肢可放在身上或后边的枕头上,下肢向前呈迈步位,健腿髋、膝屈曲并由枕头在下面支持。

2)健侧卧位:头仍由枕头良好支持,以确保患者的舒适;躯干与床面呈正角,即患者未向前成半卧位;偏瘫上肢由枕头支持在患者的前面,上举约100°;健侧上肢可放在任何舒适的位置上,有时可屈曲在枕头下,或放在胸、腹部;偏瘫侧下肢向前屈髋屈膝,并完全由枕头支持。注意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

3)仰卧位:尽可能少用仰卧位,因为这种体位受颈紧张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发射活动最强。这种体位使骶尾部足跟外侧和外踝处发生褥疮的危险大为增加。头部由枕头良好支持;在患侧臀部、大腿下面放置一个枕头;在患侧肩胛下放一个枕头,使其前伸,抬高的位置,使伸肘、碗背伸和伸指。

4)床边坐:患者患侧上肢横放在腹部,健侧下肢勾住病侧下肢,健侧上肢支撑坐起,双腿摆在床边坐好。

5)坐位:椅子应结实,不软。最好有扶手,患者坐于椅子中央,上身坐直,抬头,患侧上肢放在椅子的扶手或支架上,或放于大腿上,有枕头支撑。总之,患侧上肢决不可垂挂在椅子旁。双足分离,膝部垂直,双足平放于地板上或轮椅的踏板上。

2.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主要是增强肌力训练,促进功能恢复;预防褥疮的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泌尿系感染;排便训练;膀胱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的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

  介绍本科室中医特色护理 

同心园

同心圆是医护患沟通的平台,同心园寓意医生、护士与患者同一条心,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使患者的身心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回归社会。

  

三、中医专家介绍

(省略)

以展柜形式介绍名老中医学术成就

 

四、专科特色标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