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医院肺病科环境形象建设范例

(2012-06-22 21:00:23)
标签:

健康

分类: 经营随笔、医院新闻

中医医院肺病科环境形象建设范例

一、门诊候诊区
  1.科室介绍(图略)
  (省略)

2.优势病种及中医特色疗法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我科经过40余年治疗研究,以肺主气,肾主纳气等中医理论为指导,积累了丰富的辨证论治经验,以急则治其标为原则,将解痉平喘法用于临床治疗中,使临床治疗效果不断提高;同时注重对疾病稳定期的扶正固本治疗,明显减少了急性加重的次数。急性加重期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运用中医药分5种证候辨证治疗,结合中药灌肠、离子导入、穴位注射、雾化吸入、针灸等治疗,能够明显减轻急性加重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缩短急性加重期的持续时间、减轻急性加重的程度;稳定期分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辨证治疗,在辨证治疗的同时结合益肺灸、平衡火罐、中药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脐灸、益肺呼吸操等综合治疗的中医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风温肺热病(肺炎)
  风温肺热病(肺炎)是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咯痰、或胸痛等为主要症状。
  肺病科运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风温肺热病(肺炎),特色明显,疗效显著。主要治疗方法: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治疗,联合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穴位贴敷、氧射流雾化吸入等中医特色治疗技术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能较快的改善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加快肺部罗音吸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减少抗生素的耐药、提高生活质量等,尤其对于肺部耐药菌的感染、肺部炎症吸收缓慢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肺痿(肺间质纤维化)
  中医药治疗肺痿(肺间质纤维化)一直是肺病科优势之一。我科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了肺痿中医综合诊疗方案,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疗原则,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药离子导入、益肺灸、脐灸、穴位埋线、呼吸导引肺康复技术等,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减少激素的使用剂量、预防肺部的反复感染、明显减轻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减轻肺部的纤维化,减少肺部罗音和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
  肺病科开展的特色疗法介绍
  肺病科引进和开发多种中医特色疗法,设有2个特色治疗室,有6名专职医生和护士为患者开展中医特色疗法。主要应用于体虚容易外感发热、慢性咳嗽、肺胀病、肺萎、风温肺热病、哮证等慢性呼吸疾病,具有明显改善咳嗽、气喘、减少发作次数、降低疾病急性加重发生率的作用。
  (1)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外敷止咳散:冬病夏治,用于反复外感发热、慢性咳嗽、肺胀、喘症、哮病、肺萎等。
  舒肺贴贴敷:适用于急慢性咳嗽、喘证、肺胀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肺萎等疾病。
  贴脐疗法:主要适用于以肺肾气虚证、肾阳虚证为主的咳嗽、肺胀病、哮病、肺萎、肺癌等虚证患者。
  (2)益肺灸法(督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寒除湿、豁痰破瘀、补益肺肾,填精益髓之功效。适用于咳嗽、肺胀病、肺萎、肺癌、喘证等属于肺气虚、肺脾气虚、肺肾气虚、痰浊阻肺、阳虚怕冷者。艾绒是主要的施灸材料,艾灸时艾的药性可借火的温和热力,通过体表穴位渗透到体内,然后再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治疗作用。
  (3)中药离子导入:通过直流电将药物离子直接导入人体内或局部组织,发挥局部治疗作用或整体调节作用的治疗方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从体外给药,避免了口服或注射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不同的病症可以应用不同的中药。主要用于咳嗽、肺胀病、肺萎、风温肺热病、喘证等急性期,能够加快肺部炎症和病灶的吸收。
  (4)脐灸:适用于各种慢性肺病的缓解期,尤其是对于肺肾气虚、肾阳虚等证,可预防疾病急性加重,能改善患者睡眠,缓解周身疲劳及亚健康状态。方法: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和通五脏六腑、联络全身经脉的功能,发挥艾灸、药物的双重作用。脐即神阙穴,为奇经八脉中任脉上的要穴,通五脏六腑,联全身经脉,有“生命之蒂”之称,是一个具有扶正祛邪、养生延年、健脾和胃、温补肺肾、通经活络、行气和血、敛汗安神等特殊作用的穴位。
  (5)穴位埋线:适用于慢性咳嗽、肺胀病、肺萎、哮证等。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作用,达到减少疾病复发的目的。
  (6)平衡火罐:适用于咳嗽、喘证、肺胀、肺痿等慢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或者稳定期,隔日一次。平衡火罐手法有留、闪、摇、摩、抖、擦、推、弹、振。选择起平衡作用的特定治疗部位,实施熨烫、牵拉、挤压、弹拨等手法,从而起到温经散寒、舒经活血、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等功效。
  (7)药罐:是以中药浸煮后的竹罐吸拔于病体上的祛病方法,其优势是充分发挥因病用药、选穴和使用不同的吸拔方法。适用于各种肺病,减轻症状,效果显著。
  (8)益肺呼吸操:是肺胀病患者稳定期康复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肺胀病稳定期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平时进行益肺呼吸操的锻炼可以改善呼吸困难、动则气喘等症状,长期坚持有提高肺活量、改善肺功能的作用。步骤如下:
体位:卧位、坐位或立位均可。卧位时两膝下可垫软枕,全腹肌松驰;步骤:左右手分别放在上腹部和前胸部;呼气时腹部下沉,用手稍加压力,以进一步增加腹压,促使膈肌上抬;吸气时上腹部对抗该手的压力,徐徐隆起;要求:静息呼吸,经鼻吸气,缩唇呼气,吸呼气应该缓慢和均匀,吸气和呼气时间之比达到123;每天3次,每次1015分钟。
  3.介绍医学小知识
  《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肺胀的主要症状是胸满而喘息、咳嗽;《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脉证治》指出:咳嗽、喘息呼多吸少,此病为肺胀。得此病者喘息,目突如脱出之状。脉浮大者,用越婢加半夏汤治疗。肺胀病。咳嗽、喘息呼多吸少,烦躁、气喘,脉浮者,为有水饮,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

  二、病区
  (一)走廊(图略)
  1.科室介绍:
  (省略)。
  目前开展的中医特色治疗技术包括:砭石、平衡罐、针灸、穴位注射、中药药熨、中药灌肠、中药沐足、中药口腔护理等,对于缓解肺胀病、哮病、亚急性/慢性咳嗽等疾病的咳喘症状,促进肺病好转以及防治口腔感染等均已显示出显著优势。
  2. 中医优势病种与中医特色疗法
  参考门诊优势病种与中医特色疗法
  3. 中医肺病历史渊源
  早在春秋两汉时期,《黄帝内经》中已经记录了肺系疾病的成因等。《素问·宣明五气》所谓“五气所病……肺为咳”,是指咳嗽因于肺之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其气上逆而作。《素问?咳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一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是为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东汉末年,著名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肺系病阐述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讲的是咳嗽、气逆、喉中有哮鸣音的,用射干麻黄汤治疗。
  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喘促》把喘证归纳为虚喘和实喘两大类“盖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虚喘者气短而不续。实喘者胸胀气粗,声高息涌,膨膨然若不能容,惟呼出为快也;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惶惶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此其一为真喘,一为似喘,真喘者其责在肺,似喘者其责在肾。”指出实喘和虚喘的区别。
  4.养生保健
  四季养肺
  春季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因此,春令是肺脏的“多事之春”,尤其是老年人体质较弱,稍有不慎极易诱发肺病。因此,肺病患者在该季要注意生活起居。脱减衣被不要太快,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居室要保持通风,多参加室外活动,增强体质。同时,饮食宜多吃一些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功效的食品,如莲子、梨、百合、蜂蜜、海带等。
  夏季 夏季养肺重在“调”,夏季是万物繁荣茂盛的季节,养生当与自然界阳气相应,顺其性“动而向外”,使阳气得到充分宣泄和舒展,肺病患者要注意精神情志的调摄。饮食上因苦味食品能泄热燥湿,可适当增加苦味食物的摄入,如苦瓜、凉茶等,但也不能滥服。根据中医学“春夏养阳”的原则,一些冬季常发的慢性肺病如肺胀、哮病、肺心病等,可积极采取“冬病夏治”,有助于病情的改善。
  秋季 秋季养肺贵在“润”,秋天气候较干燥,燥气通于肺,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而燥气最宜伤肺。所以秋天最容易出现肺燥阴亏。因而,肺病患者秋天需要注意多饮水,可以食用(或做成药膳)沙参、麦冬、天冬、杏仁、百合、秋梨等养阴润肺之品。
  冬季 冬季养肺重在“养”,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容易诱发咳嗽、咽炎、哮病等疾病。冬季养肺,一方面要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多吃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同时宜多食生津润肺、养阴清燥的食品,另外要多饮水。运动也能起到养肺的效果,平时不妨多做深呼吸、喊山、慢跑等运动,能显著增加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二)护士站(图略)
  介绍本科室中医特色护理
  本科室将整体护理及辨证施护理念融入临床护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为患者提供饮食、生活起居、用药、睡眠、情志及肺康复、食疗等方面的指导,为促进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科室设置专门的中医特色治疗室,施行预约制服务,合理运用十余种中医传统及特色疗法,如:益肺灸、舒肺贴穴位贴敷技术、调肺拔罐疗法等,疗效较好,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慢性肺病的饮食调养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由于长期咳嗽、咯痰,易造成营养丢失,饮食应保证足够的营养。属于热证、实证者,忌食高脂肪和过于甘甜的食物,可常吃些瘦肉、鱼、鸡及豆制品。属于虚证者,平素可自制参苓粥、猪肺粥等食用,可以起到补益肺气、增强机体免疫的功效,对病情的好转十分有益。另外还应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萝卜、山药、白菜及苹果、梨、橘子等。禁忌饮酒及食用辛辣食品。
  哮病(支气管哮喘): 由于某些食物可诱发哮病,所以首先要避免进食与发病相关的食物或药物,保证足够的热量。发作时应以清淡易消化的软食为主,缓解期要注意营养,可食用黄芪炖鸽肉等,起到健脾补肾、增强体质、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及富钙的食物,维生素A有润肺功能,如猪肝、蛋黄、胡萝卜、杏、南瓜等;钙能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如猪骨、豆制品、芝麻、红枣、芹菜叶、柚子、柑橘等。
  肺病患者的药膳
  (1)百合银耳瘦肉汤
  原料:百合20g、银耳15g、猪瘦肉100g
  做法:猪瘦肉洗净切片,与百合、银耳一起入锅。加水适量,共煎30分钟。调味,食肉饮汤。
  功效:滋阴生津,润肺止咳。适用于慢性咳嗽、肺燥久咳者,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不利,甚则痰中带血,口咽干燥,舌红津少等。
  (2)丝瓜花蜜饮
  原料:丝瓜花10g,蜂蜜20g
  做法:丝瓜花用沸水冲泡5分钟,再调入蜂蜜即成。
  功效:清热泻火,止咳化痰。适用于痰热咳嗽,喘急气促的患者。
  (3)阿胶粥
  原料:阿胶15g,糯米100g
  做法:将阿胶捣碎。将糯米煮粥,待熟,入阿胶稍煮,搅令烊化即成。
  功效:养血止血,滋阴润肺。适宜于咯血、吐血及贫血患者。
  (4)杏仁川贝水鱼汤
  原料:南杏仁10g、川贝母10g、知母10g、淡水鱼1条(约400g)。
  做法:先将水鱼洗净,去鳃和内脏,杏仁、川贝、知母洗净用纱布包,置入鱼腹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煎沸后,文火煮1小时。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滋阴清热,化痰止咳。适用于慢性咳嗽、肺胀病,症见胸痛久咳,或咳嗽咯血,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咽干燥等。
  肺病科常用的中药、方剂介绍
  冬虫夏草: 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肺虚或肺肾两虚之久咳虚喘,劳嗽痰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冬虫草菌具有镇咳、祛痰和抗菌消炎、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蛤蚧:又称大壁虎、仙蟾,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全体。
  【性味与归经】咸,平。归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主要应用于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为治多种虚证喘咳之佳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蛤蚧具有平喘、增强免疫、抗炎、抗衰老的作用。
  苏子降气汤
  【组成】紫苏子、半夏、前胡、厚朴、陈皮、甘草、当归、生姜、大枣、肉桂
  【功用】降气疏壅、引火归元、祛痰止咳。
  【主治】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咳嗽短气、胸膈痞闷、咽喉不利,或腰痛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
  人参蛤蚧散
  【组成】蛤蚧,苦杏仁,炙甘草,人参,云苓,川贝,桑白皮,知母。
  【功用】益气清肺,止咳定喘。
  【主治】久咳气喘,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日渐消瘦,或面目浮肿,脉浮虚,或日久成为肺痨。
  (三)患者病房(图略)
  注:病房的内墙上以治疗肺系疾病常用的中药(以花为主的照片)
  (四)中医治疗室
  是健康宣传、中医特色治疗的活动地点,也是医护沟通交流的活动场地
  各式中医治疗器具(图略)

三、名中医工作室
  (省略)

  (南平市人民医院 吴剑 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