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医院耳鼻喉科环境形象建设范例

(2012-06-22 21:02:59)
标签:

健康

分类: 经营随笔、医院新闻

中医医院耳鼻喉科环境形象建设范例

  一、门诊候诊区
  1.科室介绍
  (省略)。
  2.优势病种及中医特色疗法
  耳鸣
  耳是五官九窍之一,是人体一部分,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行于面而走空窍,会聚于耳,构成耳与五脏六腑及全身各部广泛的联系。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有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临床常见症状。历代医家注重整体调节、强调辨证论治,形成了中医治疗耳鸣的独特优势。对于只有耳鸣而无其他不适的,以肾虚论治:根据舌的情况,如舌质胖,边有齿痕苔厚者或形体丰腴者,多可从痰浊论治;心烦失眠或舌体瘦小,舌尖红,多以心火论治。治疗上,考虑耳为清阳之窍的特点,可适当选用升阳通窍的药物如柴胡、葛根、升麻等,菖蒲、蝉衣、白芷有通窍功能,可以作为引经药使药物上达;兼有血瘀证者,适当选用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提高疗效。
  鼻鼽(过敏性鼻炎)
  常年性鼻鼽:常年性发病,具有连续性打喷嚏、流清鼻涕和鼻堵塞三个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发作时感觉鼻孔以及眼睛、喉咙发痒,也有出现鼻涕倒流入咽喉、头晕、头痛、甚至流泪、鼻梁酸痛等症状。
  季节性鼻鼽:也称花粉症,季节性发病,每年发病季节基本一致,发病时连续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子堵塞,多数患者有鼻子发痒的感觉,有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也有出现流泪、鼻梁酸痛、头晕、头痛、头皮发麻等症状。
  本病肾为本,肺、脾为标,有先天所生,有后天所患。肺气虚弱,卫阳不固,腠理疏松,风寒之气乘虚而入,邪正相搏,邪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频作;肾水侮土,脾不化津,气不摄液,则清涕涟涟;肾气虚弱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耗散于上,症状即迁延不断。本病多以肺脾肾论治,以益气固表,敛肺止嚏,温补肾气为主,佐以温通鼻窍、祛风散邪之药。
  中药雾化喷喉疗法
  用法:用医院制剂金喉雾化液超声雾化经口吸入,每日12次,每次10ml。功用:有活血消炎开音之功效。适应症:适用于各型急慢性咽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症。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用法:用丹参注射液作喉局部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每次20分钟,每日1次。功用:有活血消肿开音之功。适应症:急慢性咽喉炎、颈部胀痛不适等。
  耳部针刺及中药穴位注射疗法
  用法:耳部针刺取耳周穴为主,选听宫、听会、耳门、翳风、完骨等穴注入药液。并根据辨证属实证虚证不同,选用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或人参注射液。每次选用23个穴位,注入药液2毫升,隔天一次。适应症: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性耳鸣、耳聋疾病。
  耳穴压珠法
  用法:以钢珠或王不留行籽对耳壳内特定穴位进行压力刺激,每天34次。
  功用:疏经通络,行气通窍。适应症:用于鼻炎及耳鸣耳聋的治疗。
  3.介绍本专业的医学小故事
  止血良药仙鹤草
  传说有两秀才上京赶考,途中一人突发鼻衄,流血不止,同伴为其用尽一切紧急止血方法,均未奏效。正在束手无策之时,一只仙鹤从天上飞过,两人遂向仙鹤求救,仙鹤将口中衔着的小草丢下,流鼻血的秀才将其放入口中咀嚼,吞咽药汁,不多时鼻血止住了。为了纪念仙鹤的帮助,遂将此草药命名为仙鹤草。
  仙鹤草又名龙牙草、脱力草、泻痢草,味辛涩,性微温,无毒,入肺、肝、脾经,具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的作用。临床常用治内、外、妇科各类出血、赤白痢疾、劳伤脱力及痈肿等。因其药性平和,故寒热虚实多种证型均可配伍使用。

二、病区
  (一)走廊(图略)
  1.科室介绍
  (省略)

2.优势病种与中医特色疗法
  慢喉
(慢性喉炎)
  慢喉
是临床常见而多发的疾病,易复发,病程长,可癌变,其治疗比较棘手。我科传承总结了传统的中医理论,结合干祖望等名中医的经验,基于临床实践,认为“痰瘀”可能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提出“痰瘀致”的理论,指导慢喉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对于早期或较轻的患者,采用化痰祛瘀开音的方法辨证治疗,配合口服金喉片、金喉雾化剂喷喉、丹参喉电离子导入等综合治疗;而对于适宜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活血祛瘀,化痰开音的方法,应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可促进嗓音康复,取得较好的疗效,目前该研究已通过广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鼻渊(鼻窦炎)
  鼻渊也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病程长,缠绵难愈。我们根据前人的经验,结合专科的积累,提出“升清降浊法”治疗鼻渊。肺经风热型和胆腑郁热型建议以内服药为主,配合外治,如药物滴鼻、雾化喷鼻和鼻腔鼻窦的中药冲洗(灌洗),可明显缓解和消除症状。并发鼻息肉需要手术者,在围手术期的治疗中,中医综合治疗及多种特色治疗(超声波雾化喷鼻,中药冲洗灌鼻)丰富了鼻窦炎治疗手段,缩短了疗程,对防止其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3.中医耳鼻喉病历史渊源
  早在夏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不少关于耳鼻  咽喉疾病的记载。如疾耳(耳病)、疾自(鼻病)、疾口(口病)、疾言(言语音声疾病)、疾齿(牙齿疾病)、疾舌(舌病),贞旨自病(贞,意为占卜;旨,指意义、用意、含义;自,指鼻。贞旨自病的含义是,占卜的意义为患有鼻病)、贞病耳、贞疾口等有关耳鼻咽喉口齿疾病的记载。
  《黄帝内经》对耳鼻咽喉科从解剖、生理、病理及治疗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提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对耳鸣的病机,《内经》分别提出了阳盛气逆、脾胃虚弱、上气不足、气血瘀阻、阴精不足、髓海空虚、肝胆风火上扰等。
  东汉末年,著名医圣张仲景编写了《伤寒杂病论》,其中对某些耳鼻咽喉病提供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治疗咽喉病的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等。特别是对梅核气的描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所创半夏厚朴汤至今仍在临床运用。
  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著《景岳全书》中对耳鸣、耳聋、喉痹、声
等疾病的辨证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书中的耳膜按摩法“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致暴聋,或耳鸣不止者,即宜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按捺,随捺随放,随放随捺;或轻轻摇动,以引其气。捺之数次,其气必至,气至则窍自通矣”。
  清代医家张宗良所著为较早的喉科专著,首次记载了喉枪的运用。        
  医家郑梅间所著《重楼玉
》分为上、下两卷,上卷首论咽喉的解剖、生理、及喉病的诊治要则,次论“喉风三十六症”,其中包括有咽、喉、口腔、中耳乳突的急性疾患等。每症详论证候,次述治疗。治疗多采用内、外兼治的方法,以收标本兼治之效。其中所创之“养阴清肺汤”至今仍常用不衰。下卷专论喉科疾病的针灸治疗。对于针灸治疗咽喉科疾患的原则、取穴、手法等有着详细的论述,是针灸治疗咽喉疾病的专篇之作,对于针灸治疗咽喉口腔疾患贡献甚大。针灸、内服药、吹药、噙化综合应用,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4. 养生保健
  (1)鸣天鼓防治耳鸣耳聋
  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横按在两侧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内功图说》
  (2)健鼻通窍
  双手鱼际互相摩擦发热后,按于鼻两侧,沿鼻根至迎香,上下往返摩擦发热。或者,两中指于鼻梁两边上下摩擦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止,每天早晚各一次。
  (3)饮食保健
  《医学心语》保生四要曰:“食饮非宜,疾病蜂起。外邪乘此,缠绵靡已,浸淫经络,凝塞腠理,变症百端,不可胜纪”。因此,合理饮食,就宜避忌,不仅有益于强身防病,而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合理饮食,应因人、因病、因证而宜。但饮食规律,勿饥勿饱,定时定量则是其共同的原则。在病证方面,实热证者,食宜寒凉、清润,忌辛辣炙
、燥热之品;虚热证者,食宜甘润,忌辛热燥干之品;虚寒证者,食宜温热,忌生冷肥甘之品等。
  (4)精神保健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
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消除不良精神、情志因素的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思想修养,心胸开阔,乐观开朗,使七情调和,喜怒有节,精神振奋,心情愉快,真正做到“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恬虚无”、“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则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二)护士站(图略)
  耳鸣耳聋的养生保健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高热量、高维生素类食物;忌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及咖啡、浓茶、烟酒等;可用丹参、川芎、田七等作为药膳(如田七煲鸡)或以丹参、田七磨成粉冲服等。
  2.注意保持耳部清洁、干爽,勿掏耳;洗头、沐浴时用干棉球堵塞外耳道口,防止污水进入耳内;若污水流入耳内应及时擦干。
  3.不要滥用有耳毒性或肾损害的药物。
  4.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做鼻部、耳部按摩、气功、太极拳等,暂停跳水等运动。
  5.注意保暖,避风寒,防外感,避免雨淋、暴晒;积极治疗鼻部、眼部、耳部疾病及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休息,避免工作过度紧张及情绪激动,不要熬夜。
  6.避免到人群嘈杂的环境中,工作环境噪音太大可佩戴隔音耳塞或耳罩,避免噪音刺激。
  7.夜间耳鸣影响睡眠,临睡前嘱病人用热水或药水泡脚,或用手按摩两足底涌泉穴,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药。睡前切忌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可饮热牛奶。
  8.如有耳鸣、听力下降或感冒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鼻渊的饮食指导
  鼻渊(鼻窦炎)患者宜进食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饮食,如牛奶、植物油、绿叶蔬菜及新鲜水果,忌高脂肪饮食,要戒烟,少饮酒,可饮淡茶。尽量少食或不食肥腻煎炸辛辣食物及豆类、花生、鹅、牛肉、竹笋等。
  鼻渊刚做完手术时没有必要进食过多的补品和炖汤,一般可进食瘦肉汤、鸡汤等即可。术后2周可适当进食一些适合自己的药膳。可作为饮食治疗的药材和食物有:杏仁、紫苏、生姜、罗汉果、百合、黄芪、核桃、萝卜、鲜藕、菊花、川芎、青果、丝瓜藤、薄荷叶、苍耳子、辛夷花、白芷、荷叶、绿豆、陈皮、茯苓、淮山药、竹丝鸡、鱼肉、猪肉、排骨、羊肉等,上述药材和食物需按照个人体质及症状选用。
  咽喉病的调护
  1.保养精神:正确对待疾病,开朗、乐观。保持舒畅愉快的精神状态,往往能使精神活动发挥良好的调节作用,促进肝、肺和脾胃等脏腑功能得到自我恢复,其病自愈。
  2.口腔清洁:对急性喉病患者,宜用金银花、生甘草蒸水,或淡盐水等洗患部,日数次,以保持口腔清洁。同时还可用金银花、野菊花等份蒸水,不时含漱,这不仅能清洁口腔,还有清热解毒之功。
  3.劳逸适度: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4.起居有常:顺应气候,春夏宜凉,冬天宜温,温凉适中,切不可因夏天防暑而过于贪凉;冬天防寒而过于贪暖而反致寒、暑之邪侵袭。环境宜清静、清洁,并要注意空气流通,保持新鲜空气。居处不宜潮湿。衣服要随气候的变化而及时增减,使之与气候相适应。
  5.合理用药:临证治病,药不可不用,亦不可乱用。对证用药一要抓住时机及时治疗,二是辨证要准,药要对证。无论内治或外治,方药与病情应丝丝入扣,药随证转,祛邪务尽,护正恰到好处,使邪祛正安,病必痊愈。
  说明:采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说明,图文并茂,可采用小册子、宣传单张等形式。
  (三)病房(图略)

  三、名中医工作室
  (省略)。

  四、专科特色标识(图略)
  释义:
  1.徽号正中为美化的人体头面部:象征耳鼻喉专科。
  2.四周围绕的是杏树叶子:象征繁荣向上,不断发展的中医事业。
  3.上方是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中文名称,下方为耳鼻喉的英文缩写。
(南平市人民医院 吴剑 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