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神志病科环境形象建设范例
(2012-06-22 20:45:50)
标签:
朱丹溪中国gb2312《黄帝内经》郁证健康 |
分类: 经营随笔、医院新闻 |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环境形象建设范例
一、门诊候诊区
1.科室介绍
(省略)
2.优势病种及中医特色疗法
郁证
郁证属中医学神志病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郁证包括:抑郁症、神经衰弱、焦虑症、癔症等疾病,狭义郁证则仅指现代医学之“抑郁症”。现在讲的是狭义的“郁证”。郁证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
郁证的治疗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及治疗的分期选择中药汤剂、中药注射液、中成药、针灸、中医情志治疗、穴位刺激调控法等多种治疗措施。其中疏肝理气、补益心脾、行气化痰、养心宁神定志、补肾益精、醒脾解郁等治法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经多个临床研究证实,辨证论治综合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缩短疗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依从性。
气功催眠疗法
气功催眠疗法将中国传统气功疗法与现代催眠心理疗法结合起来,通过各种诱导使人进入“类睡眠”的心理生理状态,以调节人的大脑皮层功能,改变认知,调节情绪,最终优化和促进人的心理、行为和机体的生理机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心理治疗方法。该疗法适应症广泛,主要治疗不寐、抑郁焦虑等疾病,为许多患者解除痛苦,改善了生活质量,独具特色。
3.介绍本专业的医学小故事
朱丹溪的《名医类案》中记载,一女出嫁后不久,因丈夫在外经商两年未归,因此不吃饭,整日卧床不起,困倦,傻呆呆的,也没有其他的疾病缠身,并且喜欢靠着床的里面一边睡,朱丹溪来给她诊治,脉弦,出寸口,诊断此为相思导致气结,单独药物治疗效果不好,需要有事情让她高兴起来才能缓解病情。不然的话,让她愤怒也可以,因为中医讲脾主思,思虑过度则脾气结聚,运化无力而没有食欲,愤怒属肝脏主之,肝在五行属木,脾属土,五行中木克土,因此愤怒能破开结聚的脾气,令气升发运行,则能食。因此想办法激怒她,让她大哭一场,到了傍晚再安慰她,并服下一剂汤药,马上开始想吃饭。朱丹溪认为虽然结聚的气已破开,但是必须又能够使她高兴起来,否则还会再复发,就令他人骗此女其丈夫来了家书说过几天就要回家,后来果然她丈夫3个月后回来了,她的病也痊愈了。朱丹溪的治疗经验可得出精神治疗及其重要,医者应关心病人的疾苦,做好思想工作,有助于提高疗效。
枣仁远志汤的来历
古时候,某地有一秀才,娶了药铺主之女为妻,其妻颇通药理。一年仲夏,秀才将赴省城参加三年一度的乡试。行前其妻将一节浅棕黄色的圆木交给他道:“相公,你带上此木,能保身体健康,考场不惊,一举夺魁的。”秀才不解其意,笑着打趣道:“难道叫我恐吓考官不成?”妻子解释道:“不是,相公此次赶考,千里迢迢,天气酷热,日间赶路,夜来读书,加之蚊叮虫咬,岂不有害健康?此木名‘大胆’,内服有安神补益、强壮之功效,可治心悸、不寐、健忘等症;外用又可治一切痈疽、肿毒、疔疮诸疾,难道不是可保相公一路安康吗?考前服之,镇静安神,临场不惊,尽情发挥,文艺、书法俱佳,能不夺魁?”秀才听了,茅塞顿开,连连点头称是,依妻子之言,果然考中第一名解元。秀才中举之后,深感此木神效,然厌其名庸俗。既然能益智强身,何不更名“远志”?跟老丈人说之。丈人点头称妙还加上一味平和、镇静、安神的良药“枣仁”,组成“枣仁远志汤”,并以女婿做活广告,生意格外兴隆。
二、病区
(一)走廊
1.科室介绍
参照门诊科室介绍
2.中医优势病种与中医治疗:
不寐
不寐是指长时期的睡眠不足或睡眠不熟,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眠。
目前国内外治疗不寐(失眠症)仍沿用传统镇静安眠药,治疗手段单一,不良反应比较多,常见有成瘾性、依赖性、戒断性反应、呼吸抑制等。白天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和过度嗜睡均可导致警觉性下降、反应迟钝,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和操作性事故,成为严重社会问题。中医治疗不寐,手段多样,方法灵活,不良反应少,可以减少镇静催眠类西药的耐药性和依赖性,临床疗效好。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刺治疗、推拿治疗、中医心理治疗、暗示催眠治疗、医学气功疗法、穴位刺激调控法。
强迫症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方法,中医称“意疗”,它往往能收到比药物治疗强迫症更好的效果。可采用情志相胜疗法,就是有意识地采用另一种情志活动去控制、调节因某种情志刺激而引起的疾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有“怒伤肝,悲胜怒”的论述。此外,可采用移精变气法,又称祝由,《素问·移精变气论》有“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即通过祝说发病缘由,转移患者的精神,而达到调整病人气机,治愈疾病的方法。
3.中医情志病历史渊源
《黄帝内经》可谓是最早涉及心理学内容的中医学著作,其中涉及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思想内容的达192篇。《黄帝内经》对中医心理学理论的论述涉猎面广而细致,对心理因素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情志与发病的关系及心理学在疾病诊断、治疗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精深的宝贵总结,奠定了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在宋代,中医“七情学说”达到了成熟与定型的阶段。南宋的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汲取了张仲景等前辈医家关于病因病机学说的精髓,将致病因素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中的内因归纳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对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发展是个重要贡献。“七情”过激可以破坏脏腑正常的升降气化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4. 养生保健
不寐的食疗
(1)心脾两虚证: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 常伴有心悸、健忘、倦怠、面色少华, 舌质淡,
脉细弱。
食疗:桂圆肉20~30g ,
粳米50~100g , 红枣5~10枚,
山药50g, 熬粥晚餐食用。偏气虚者,
猪心一个切开, 装入党参、黄芪、当归各20g煮熟, 去药渣食猪心;偏阴虚者,乌龟肉250g , 百合50g , 红枣5~10
枚(去核)共煮,吃肉喝汤。
(2)阴虚火旺证:症见开始入睡并不困难, 但睡后易醒, 醒后即难入睡,
伴五心烦热、心悸汗出、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舌红,脉细数。
食疗:百合50g ,核桃仁50g ,莲子50g ,小米100g加水适量, 熬粥, 常食用, 或以莲心3~5g开水冲泡代茶睡前饮用。
(3)痰热内扰证:症见患者身困倦怠,常睡不深熟,似睡非睡,时睡时醒,伴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食疗:山楂、麦芽、葵花子各30~50g ,小米100g熬粥食用。
(4)肝郁化火证:症见烦躁不寐, 急躁易怒, 难以入睡, 即使入睡, 多梦易惊,
或胸肋胀满、善叹息、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食疗:多食瓜果、蔬菜及富含维生素食物。
气功养生俱乐部
医学气功八段锦是中医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源远流长,动作柔和舒缓,动静结合,易学易练,不易出偏,疗效显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健身气功俱乐部做到了“七个结合与统一”,即:预防保健与治疗康复的结合与统一;“传统中医养生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干预”的结合与统一;“传统气功导引”与“现代催眠心理”治疗技术的结合与统一;“意念加呼吸训练”与“形体加行为训练”的结合与统一;“个人自我修炼”与“团体集中锻炼”的结合与统一;“医院外分散锻炼”与“医院内集中康复”的结合与统一;“医生科学指导”与“患者自我调控”的结合与统一。因此,完全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自然一体化的整体医学模式,对临床各科各种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睡眠疾病、身心反应性疾病等有着积极的治疗与康复作用,在充分体现我国医学新的发展模式方面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
气功引导-动功 (图略)
气功引导-静功(图略)
(二)护士站(图略)
介绍本科室中医特色护理
不寐的中医护理
1.适环境:病室空气要新鲜, 温湿度适宜, 一般温度控制在18~20
℃之间,湿度为50 %~60
% ,床铺干净舒适, 避免噪音、光线刺激,蚊虫叮咬等。
2.养习惯:平日注意生活起居有节, 劳逸结合, 适当参加户外活动, 增强体质,
养成按时入睡和起床的良好习惯。睡前不要看刺激性电视、小说,少说话, 不思考问题, 用热水泡脚或洗热水澡, 闭目养神,
静坐半小时后入睡, 睡眠时以右侧卧位为佳。
3.调神志:治疗不寐的关键是缓解自身压力, 注意精神调摄, 喜怒有节, 心情愉快,
可通过适当运动,听轻柔、舒缓的乐曲, 耐心疏导患者思想工作, 解除烦恼, 消除不良疑虑,在生活上给以帮助和照顾,
保持情志舒畅便于入睡。
4.重宜忌:饥饱适宜, 尤其晚餐宜清淡量少, 不宜过饱,饮水不宜过量,
睡前忌饮浓茶、咖啡、烟酒以免影响睡眠,在睡前1
小时可喝杯加蜜的牛奶, 更有助于入睡。
科普小知识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或易怒欲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及失眠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不寐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多梦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
梅核气是以咽喉中感觉异常,自觉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状如梅核,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但饮食无碍,吞咽正常为特征的病证。
三、名中医工作室(图略)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