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推拿科环境形象建设范例
(2012-06-22 20:43:53)
标签:
扁鹊政和gb2312推拿疗法中医特色健康 |
分类: 经营随笔、医院新闻 |
中医医院推拿科环境形象建设范例
一、门诊候诊区
1.科室介绍:
(省略)。
2.优势病种及中医特色疗法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病是以腰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临床以腰部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为主要症状,腰痛常可放射到腿部,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推拿手法通过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而对机体产生影响,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等作用。推拿科一直致力于腰痛病的非手术治疗和临床研究,在非手术综合治疗脊柱病的技术、疗效上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在治疗中按照腰痛病中医诊疗方案进行分期论治,使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脊柱微调手法和中药热敷方法(中药热奄包治疗),配合中医诊疗设备--三维牵引床,借鉴“三步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等适宜技术,选用菟萸益肾煎膏等医院制剂,辅以现代康复技术,能较快地缓解疼痛,改善直腿抬高角度和弯腰幅度,疗效满意。
腹部推拿疗法
腹部推拿疗法是以中医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将腹部诊察与治疗相结合而成的中医外治法。“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腹部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腹部经脉,行中焦之气,联通胃经、脾经、肾经、胆经、肝经和任脉,通和上下,分理阴阳,适用于各种脏腑相关疾病。
经穴推拿疗法
经穴推拿疗法是根据“经络-内脏相关”的理论,用手指点按体表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经络气血失常,外邪可内传脏腑而致病;而脏腑有病,也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根据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学说,并依疾病发生的不同原因和症状,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促进经络功能及气血生成和运行,从而使百脉流通、五脏安和。本疗法主要适用于胃脘痛、腹痛等病症及心悸、晕厥、胸闷、喘息、呕吐等常见病症。
3.介绍本专业的医学小故事
扁鹊救治虢太子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虢(guo)君…出见扁鹊於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於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史记所说的是流传较广的扁鹊救治虢太子的故事。扁鹊在治疗虢太子时,不仅使用了针灸、汤药、热敷、运动疗法,还使用了推拿按摩的方法。因此,扁鹊是史料记载中最早使用推拿按摩方法的医家,也表明推拿按摩这一方法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
4.传统治疗室(图略)
传统治疗室以“弘扬中医文化,服务民众健康”为己任,以“崇尚健康,关注保健”为理念,针对当代人的疾病发生情况,开展了艾灸、温针灸、雷火灸、拔罐、刮痧、放血等一系列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的中医特色传统疗法,广泛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同时,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二、病区
(一)病区走廊(图略)
1.科室介绍
(省略)。
2.优势病种与中医特色疗法
参照门诊优势病种与中医特色疗法
3.中医推拿历史渊源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中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导引即气功;按蹻即按摩,不仅说明气功、按摩中原地带应用较多,也说明气功、按摩最早就是针对气血不畅、筋骨不利的治疗方法。
晋·葛洪在《肘后方》记载了指针疗法抢救昏迷不醒的病人,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痛积,颠簸疗法治疗小儿腹痛等,并首次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的推拿手法整复。
清·《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明确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正骨八法,提出了手法操作要领,对骨折、脱位具有诊治意义,与现代康复理论接近。
4.养生保健
易筋经
基于易筋经功法中“筋挛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强,筋弛者易之以和,筋缩者易之以长,筋靡者易之以壮”
传统学术观点与锻炼方法,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开展了易筋经功法和推拿手法防治老年骨骼肌减少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推拿功法可以有效防治老年骨骼肌减少症,以“调身”、“调息”、“调心”为主要锻炼方式的静力推拿功法训练能够提高人体极量运动时的心肺功能代谢水平,能改善心功能和心血管功能。2005年该课题通过上海市卫生局科技成果鉴定。
韦驮献杵第一式: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双臂抬起,环手当胸。韦驮献杵第二式:掌托天门,足跟提起,足尖着地,两手托天。韦驮献杵第三式:横担降魔杵,两臂一字平开,两手向前合掌,翻转向后,合十两掌翻转,指尖向前,两臂伸直,分作两边,双臂缓缓落下。
八段锦
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其名称出北宋·洪迈《夷坚志》:“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南宋?曾慥《道枢》辑其基本功法为:仰手上举所以治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西单托所以安其脾胃;返而复顾所以理其伤劳;大小朝天所以通五脏;咽津补气左右挑起手;摆鲜鱼尾所以祛心疾;左右攀足所以治其腰。另《医方类聚》、《灵剑子导引子午记》等均载有类似功法。现在流行的是晚清时所传的歌诀: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望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养生保健名言(图略)
(二)护士站(图略)
介绍本科室中医特色护理
腰痛病的护理与保养
(1)腰痛时宜卧硬板床休息,坚实的弹簧床垫也可以用。
(2)腰围保护。腰围要达到一定的宽度,内部有弧形坚韧的钢板或厚塑料板支撑,透气性好。但腰围不宜长期使用。
(3)注意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扫地、擦地板、洗碗、刷牙或在浴缸里洗衣服,不宜久坐沙发、矮凳。从地上或低处拾拿物品时,应先下蹲,拿住物品后,将物品尽量靠近身体,再慢慢站起;不宜靠在床头(半躺半坐的姿势)看书或看电视。起床时(以右侧为例),应先向右侧卧,将屈曲的双腿移到床下,用右手肘部和左手手掌支撑用力,慢慢坐起。不宜久行、久立或久坐,不宜长途驾驶。
(4)腰部保暖,尤其在夏季,不宜洗冷水澡、用竹席、空调过冷及赤脚。保持大便通畅。腰部肌肉锻炼。
(5)如果经过推拿、牵引、针灸、药物等保守治疗,疗效不佳,或出现症状加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情况,应及时来医院就诊,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三)患者病房(图略)
设置中药图片、手法图片、名医名言、医学小故事、风光摄影等。 三、名老中医工作室
(省略)。
四、专科特色标识(图略)
释义:1.甲骨文“医”字的变形体。2.显示出一只手在一位卧床病人的腹部治疗的图像,着重体现推拿手法是最早使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释义:本标识整体形状为圆形,太极图代表中医学,形状为圆,类似地球,同时代表了在地球上居住的人类;手形代表推拿,即以手拯救人类。(另一方面以太极图代
表人体的阴阳平衡,也表示推拿疗法是通过双手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进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以绿色调为主,表示中医推拿的特点,以人疗人,无毒副作用,属于绿色疗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