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音乐治疗预防高原病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11月7日
高原环境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进入高原后极易使有机体处于生理和心理应激状态,这种应激状态过低或过高都可以引起高原病,为了预防高原病,对初次进入西藏的火车旅客进行心理干预。
初次进入西藏,因为在海拔2800米以下出现轻微高原不适就诊的身体健康旅客。在海拔3000米(格尔木南山口),3600米(拉萨),检查旅客的血压,sao2,心率,呼吸。进行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诚恳,和善的语言获得旅客信任,了解高原,熟悉高原,强调适应是逐渐产生的,消除旅客忧虑,恐惧心理。发放高原病防治知识,危险因素,注意事项。要求戒烟酒,低盐饮食,营养丰富,高糖高维生素饮食,适当饮水,合理休息,避免熬夜,劳累和受凉。
训练性心理治疗,音乐治疗方法。共6次。第一次在海拔3000米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视频,音乐放松光盘进行自学视听,演示放松方法。第二次海拔4200米(昆仑山),进行深呼吸训练,平躺卧铺,两膝弯曲,两脚分开20cm,一手发腹部,一手放胸部,用鼻子慢慢深呼吸,置腹部的手随之升起,然后微笑着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呼气时轻轻地松弛地发“呵”声,好像在轻轻地将风吹出去,使嘴、舌、颚感到松弛,每次大约1,2分钟左右1次,5次。第三次在海拔4600米沱沱河,胸,腹式呼吸交替训练,平躺卧铺,头下枕头,两腿弯曲并分开20-30cm,两手分置胸部腹部,先呼吸并隆胸,使意念停留在胸部上,置胸部的手慢慢上升,然后呼气;再吸气并鼓腹,使意念停留的腹部上,置腹部的手慢慢上升,然后呼气,每次大约1分钟,2分钟左右1次,共5次。第四次在海拔5100米的唐古拉山口进行放松训练,取坐位,两足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成90度,两手放在膝盖上,手掌向下,以舒服为度,闭目静坐5分钟以后,依次默念身体各部位,达到全身放松,每次6-7分钟,10分钟左右1次,共3次。第五次在海拔4500米那曲进行音乐疗法,选择旅客熟悉的,喜欢的旋律精丽高雅,节奏缓慢,情调悠然,风格典雅娟秀的乐曲,音量50db,听音乐前半坐卧位下休息10分钟,听音乐阶段轻闭眼睛,身体尽量放松,每次10-15分钟,20分钟左右1次,共2次。第六次在3600米进行放松训练,呼吸训练,音乐放松等,检查,巩固训练方法的掌握情况,大约1小时。
结果显示,经过心理干预的高原病发病率明显低与对照组,各项生理指标下降率低于对照组,说明此心理干预能够维持初次进入高原的旅客各项生理指标的稳定,降低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有利于初次进入西藏的旅客更好适应高原,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有效方法。过去报道,急性高原病发病率为10-90%,进行干预以后,发病率由22%降低为13%,住院率从0.72%降低为0.48%。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