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债务危机的心理学现象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11月5日
希腊债务危机牵动欧洲人,全世界人的心,也有其心理学现象。
是的,希腊人心理当然知道,过去他们的生活是花子女钱,吃祖宗饭
,入不敷出,现在终于需要付出代价,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再怎么样折腾,罢工,也是这样的结果,不可能外国给他钱,继续享受生活,养着他们吧!把精明的欧洲人当傻瓜啊!
他们还是在罢工,因为不接受财政紧缩政策,过苦日子生活。当然,欧洲的意见就是,如果希腊不过苦日子,每年还需要节约出来,还过去的债务。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由俭入丰容易,由丰入俭难。就是我过去说的,我们的生活宁可先苦后甜,不愿意先甜后苦。当然现在人,未来的眼光是越来越差,只看当下现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有忧明日愁。希腊人,美国人都是这样,中国人现在也差不多,所谓卡奴就是这样的。
另外一个心理学现象,就是希腊人在过去应对这样的危机,可以通过财政紧缩,可以通货膨胀,可以赖去债务。一般是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或者货币贬值的方法实现,象美国实行的量化宽松就是这样间接赖掉债务的。为什么希腊不能呢,因为希腊加入了欧元区,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只有退出欧元区才能这样,当然如果退出欧元区,他国家就崩溃了。道理差不多,目前希腊人都是需要过苦日子,通货膨胀的苦日子,是工资没有增加,但是购买力下降了。目前的财政紧缩政策,是货币购买力没有下降,而是硬硬减工资。性质差不多,是朝三暮四,问题是希腊老百姓愿意选择通货膨胀,我们希腊感到收入没有减少。同时,通货膨胀的政策,也影响国外的债务(稀释),也影响富人状况(货币贬值,对富人影响更大,对穷人影响比较小),也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工资下降没有这样的功能)。但是希腊人无法选择,也就是一个国家加入欧盟以后,其独立性下降不少,独立意味着选择机会减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