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药,煎熬着中医药事业
南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吴剑 353000
2011年9月8日
医院余天泰院长是名老中医,也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他对中医药事业的追求和执着令人感动。但是,他对中医药事业的忧虑也是有目共睹。他说了一个故事,一个年轻患者,拿了中药以后,医生告诉他需要煎着喝。患者误认为如同煎鸡蛋一样弄,医生哭笑不得,再详细说:“煎”字下面是4滴水,是需要水煮着喝,就象火锅一样。年轻患者好像明白一点点。余天泰院长却陷入沉思。
中医药事业心的成败存亡,取决于许多因素。曾经有的人说,中医药事业很可能毁在中药上,此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随着环境污染不断严重,食品安全令人担心,加工泡制弄虚作假,中药安全管理困难,中药的污染问题形势严峻,人们心目中,已经不是过去的中药绝对安全,而是产生危险的观念;还有通货膨胀加剧,人工成本增加,农产品疯涨价,市场囤积居奇,中药的价格上涨也是不可思议,并且逐步失去了价廉的竞争力优势;另外就是人们生活方式快捷化,喝药治疗方便化,口味感觉甜蜜性,中药的方便优势也是不复存在。买上几包中药,求购加工器皿,急火慢炖煎着,先下后放忙碌,乘热带苦喝着,慢慢等着疗效,其治疗方式好像越来越与现代生活方式不合拍,多少类似于文化表演,传统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退休赋闲的老年人,既有传统影响,又有养生需要,其方式到是能够接受,可是年轻人就难说了。年轻人是所有事业的未来,消费者影响着产品的成败,他们的态度决定着中医药的命运,难道这些不值得中医人思考吗?
确实,不少医院采取了改进措施,如实施中药小包装,方便患者取药,减少等候时间,计量精确控制,形象有所改变。有的中医院门诊中药房实行中药代煎业务,方便患者不少。还有的中医院,积极探讨膏方等新剂型,效果也是不错。然而,其工作力度,改革强度,远没有患者消费态度来得快。笔者认为,一是医院自身持续改进,以患者为中心,以安全为目标,以效果为原则,以方便为方向,全面推进中医药治疗方式的变革,绝对不能坐以待毙;二是把中医药服务作为重点,大大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不同方式充分告知使用方法,探索代煎送药便利化服务,平价提供煎药等工具器皿,鼓励实行膏方剂型等新方法,一句话就需要向西药看齐;三是逐步改变患者的消费态度,良好的市场经营模式,绝对不是被动适应患者需要,而是需要积极主动引导患者消费。要在不同的媒体,大力宣传中医药的比较优势,文化优势,传统优势,效果优势,疾病优势,安全优势,调养优势等。稳定中老年人群,争取年轻患者。同时,强化中医药宣传的载体和平台,如笔者过去文章介绍的,中医药文化进学校课堂,组织青少年参观中医院,开展青少年中医药夏令营,中医院需要浓郁的药香和文化,医院就诊大厅展示中医药文化和煎药表演。让中医药深入人心,扎根青少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