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症与睡眠关系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7月4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精神障碍,核心症状
是注意缺陷,活动过度,行为冲动,常常伴有学业受损,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社会适应功能异常。有的孩子虽然没有达到诊断标准,但是症状也是明显,对正常学习和生活有影响。根据dsm4的诊断标准,adhd的患病率是3-5%,我国的学龄儿童的患病率1-13%,研究显示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的孩子大多数存在睡眠问题,睡眠问题的儿童也倾向于伴随注意缺陷多动症状。
简明症状问卷asq,多动指数,包括注意缺陷/过分活动量表,对立/违抗量表。香港中文大学睡眠问卷。睡眠状况包括入睡时间,午睡时间,夜间总睡眠时间,睡眠问题包括:打鼾,夜惊,梦游,嗜睡。
结果显示,Adhd患病率为4%,儿童平均夜间总睡眠时间为9.1小时,以入睡时间>30分钟为入睡困难,发生率为5%(2-12岁),与这个年龄段儿童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大多数与父母同睡,受到父母更多关注。儿童打鼾、夜惊、梦游、嗜睡的发生率分别是3.2%,0.2%,0.1%,2%。多动症儿童存在更加严重的入睡困难,日间嗜睡,打鼾,夜惊等睡眠问题,夜惊总睡眠时间也短。多动症儿童的更短的总睡眠时间,需要更长的入睡时间,儿童入睡时间长,总睡眠时间短,多动症症状也是明显。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或者加重adhd症状,儿童睡眠剥夺以后表现多动,冲动,注意力差行为问题,症状与adhd差不多。可能与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困难影响了正常的睡眠结构,使有关提高注意力,安排各种活动的计划能力及保持记忆等的睡眠时相发生变化,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产生注意力差,多动,学习困难等症状。嗜睡,打鼾,夜惊问题上,多动症患者也是明显。嗜睡对注意缺陷的影响可以通过低觉醒理论解释,他们认为adhd儿童实际上是嗜睡的,为了抵制嗜睡会刻意表现多动,冲动,产生一系列adhd症状,中枢神经兴奋药物治疗有效也是支持本理论。打鼾,夜惊睡眠问题打断了睡眠的连续性,影响了儿童夜间睡眠,特别是打鼾降低了儿童的睡眠效率,带来白天困倦嗜睡,出现多动,冲动,注意力差。注意缺陷多动症状的相关因素是日间嗜睡,入睡时间,夜间睡眠总时间,性别,打鼾,夜惊。日间嗜睡是主要因素,因此治疗多动症,除了解决多动,冲动症状外,需要重点解决嗜睡,入睡可能,夜间睡眠时间短的问题。需要关注儿童睡眠健康管理。对儿童进行睡眠健康教育,帮助其改正不良睡眠习惯,及时治疗儿童期存在的睡眠问题,对儿童健康成长和部分adhd症状改善起积极作用。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