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精神病药物的心理作用

(2011-06-30 16:15:44)
标签:

维思通

抗精神病药物

心理作用

宋体

精神障碍

健康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抗精神病药物的心理作用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630

   29日,在福州市参加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基础培训班,无意遇到一位来自南平市的干部,他也这里开会,他的夫人过去因为精神病,而在我这里治疗,效果不错。遇到熟悉的,加上南平市宁康医院陈凯主任与我一起住,他的需求还是要满足,中午就为他夫人的事情来心理咨询。

   我简单介绍了他夫人的病情,几年前因为性格,压力,产生了精神症状,主要是牵连观念,认为单位人对他不利。我初步诊断是精神障碍,建议使用奋乃静,效果不好。以后立即改维思通,症状不长时间就消失了。半年以后停药,工作完全恢复。情况稳定了一年左右,就出现了复发,情况比开始严重。重新使用维思通以后,需要增加剂量,症状也是消失。目前药物降低到1片维持量,情况稳定,因为担心复发,服药时间不短,患者希望早日停药。目前是精神障碍症状完全消失,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特别是对丈夫。过去比较活跃,现在比较被动。可能既有药物作用的原因,也有担心自己精神障碍的原因。

   我们共同认为,精神障碍患者想减停药物的心理,大家能够理解。但是,减停药物以后如果出现疾病复发,就非常麻烦,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药物需要增加剂量。所以,维持用药的大多数医生的建议,也是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纠结。她目前的行为问题,到底是药物引起,还是心理作用,需要我们进行判断。抗精神病药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她过去完全停止药物以后,一切也是正常。另外,她也存在药物的心理作用,认为自己的精神病人,感到失望,自卑,消极。每天吃药确实是一个消极刺激,难受体验,长期的消极刺激,就慢慢形成了目前的行为。因此,既然过去有复发历史,停药还是需要十分谨慎。为了避免药物本身的心理作用,可以使用安慰剂方法,或者进行秘密给药。就是有这样的患者,告诉患者已经停药,另外把患者每天药物,碾碎放入习惯喝的牛奶(因为维思通没有味道,1片没有影响),患者病情非常稳定,心理状态改善明显,认为自己不是精神病人了。当然,这样做法需要谨慎,保密,一旦被患者发现,副作用更大。他明白了我们的意思,适当时候来南平市心理咨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