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与音乐治疗儿童孤独症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年10月11日
孤独症儿童在注意力,情绪表现方面异常,注意力是选择一种或一种以上外在刺激或内在心理事件并加以反应的心理能力。孤独症儿童可能在选择适当的注意客体,维持合适的注视时间以及在客体之间切换注意力等方面有困难。在情绪表现方面,孤独症儿童不能象普通儿童一样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仅在理解别人情绪上存在困难。,自身的情绪唤起也同样困难。孤独症儿童在图片提示条件下对情绪的认知优于在语言提示条件下对情绪的认知,说明图片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情绪。
实验材料,根据与孤独症儿童日常生活、学习的接触,选择6类12种图片,6类为动物,交通工具,天气,食物,玩具,衣服。每类图片2张,共12张。背景分有声,无声两种,有声分3组:儿歌,打击乐,钢琴曲,每张图片10秒呈现。因变量是孤独症儿童视觉和情绪表现。视觉表现为图片停留时间(注意力集中时间),情绪表现是否有自发性肢体活动(身体移动,指点),面部表情(微笑,眨眼),自发性语言为标准。
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对食物有偏好,熟悉程度高。这些与食物特定功能(裹腹)和平时家长,老师对其强化(如奖励)的使用频率高有关。孤独症儿童对动物的熟悉和喜欢,对交通工具和日常生衣着表现出积极情绪,可以使用在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可以寻找到更加容易沟通的纽带。研究显示孤独症儿童对音乐反应明显,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情绪,促进其情绪稳定。本研究显示音乐能够唤起情绪,有助于帮助产生积极情绪,暴躁下降,注意延长。研究显示创造性即兴演出音乐治疗方法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改善,微笑得到增加。音乐治疗促进患者交流能力提高,语言功能改善。孤独症儿童康复音乐不可少,儿歌,舒缓钢琴曲,森巴打击乐,中国古典乐都是可以的。与孤独症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康复。孤独症儿童康复,老师需要对儿童进行观察,了解情绪,兴趣,学习特点,需要与儿童建立信任,良好互动关系。儿童康复训练中,耐心细致的长时间重复刺激就可以成为训练方法,使用ABA行为分析疗法。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