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与付出
吴剑
2010年8月19日
那天,在网络做心理咨询嘉宾,一个求助者谈到得到与付出,自私与利他的问题,还有一些争论,当然是良性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付出才能得到。如努力学习的付出,就能够得到好成绩,能力劳动的付出,就能够得到好收入。但是,用在人际关系上,大家好像就不明白了。就是一个人付出对别人的关心,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吗?
其实,我们中国就是一个投资社会,人际关系的付出与投资是差不多的,我们说一个人需要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就是使自己的人生最大程度的付出,最大程度回报,大约这些是精彩的人生,因为使生命能量发挥最大化。经济学认为,一个人的财富,与他的人际关系有关系,他的财富就是他人际关系中密切关系者,财富总和的一半。另外,从感情上说,一个人的付出,特别是感情的付出(特别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是雪中送炭的帮助),在自己困难时,需要别人支持时,就能够得到,这些是感情银行,这些也是一个人的危机中的可以动用的资源。
当然,我们清楚,努力学习,努力劳动就能够得到回报,这样的回报只是概率大一点点而已,往往可能出现,努力学习了,努力劳动了,却没有得到回报,是因为方法问题,还是因为土地太贫瘠,都是可能的。在人际关系上,大家感到付出以后的回报,概率比较低,信心不足。确实是这样,现在社会好人不见得有好回报,甚至导致厄运,这些是因为社会出现了不和谐。正是因为付出以后的回报越来越少,结果大家都不愿意付出,大家也就都不能得到,人际关系趋于更加紧张。
学习的努力,劳动的付出都是单向的,比较好处理。人际关系的双向的,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就是人际关系中,有一个谁先付出的问题。理论上说,大家都是期望别人先付出,自己先得到。因为,先付出的风险大,后付出的风险小,风险至少来自于不被人认为傻瓜。因为如果社会出现问题,那些总是付出,喜欢付出的人,往往被人认为是傻瓜(其实,聪明与傻瓜也是相对的,往往有的是大智若愚)。谁都不愿意先付出,那么人际关系还是不能改善,大家仍然什么也得不到。当然,人际关系中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恋爱关系,因为有主动一方,特别是男性,他们就必须先付出,因为这些是文化,付出就是代价,就是追求,就是诱饵,当然也是为了回报。不过,现在女性也是有追求男人的权利,如果愿意女人可以先付出。
说到付出的先后,还有就是付出的多少。哪个求助者认为,有的人持续性付出,也是没有得到回报,这些使他感到非常沮丧。这些也是心理学问题,一个人的付出,期望的是回报。当然,回报分自我回报,他人回报。一般情况是期望他人回报,自我回报的人比较少,如雷锋。这些是利他主义,就是帮助别人是他快乐的来源,是心理健康的最高水平,大多数人不能做到,不能理解,他们是社会的另类。
如果一个人不能得到自我回报,那道德层次就比较低,当然不是坏人,他期望他人回报也是正常的。这样的回报,又分即刻回报,长期回报。时间短,说明其功利主义色彩比较重,意愿先非常的可能性比较小,其眼光也是比较短浅。这样的付出,使接受者感到很不舒服(因为给别人道德压力),甚至连信任感都是比较低,因为使接受者感到好像他比较赖皮似的(实际上,往往我们可以通过期望回报的时间的长短,判断关系的好差,判断一个人值得交往的程度)。那些,不图回报的付出,才是高明的付出,往往可能得到更多的回报,这些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现在市场经济,或者官场文化,那些长期的,战略的投资者越来越多,与当官的长期交往,长线投资,往往收获不少,甚至还会给那些当官的回报压力。
确实生活中,有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有的持续性的付出,也是收获很小,与满载而归的期望相去甚远,使一部分人不意愿付出了,谨慎付出了。没有回报,或者回报比较少,也许与一个人的期望值太高有关系。没有付出就期望回报(大约属于自私自利的人),小的付出就期望大的回报,这样的心态都是有问题的,一般的人不意愿与这样的人交往。另外就是自己的付出得不够,没有到位,甚至别人没有感觉,当然就没有回报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
大约我们可以这样看,一个理想的社会,理想的环境,就是大家都意愿付出,积极付出,不图回报,少图回报,是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一个好人,就是只想付出,不求回报,想多付出,想少回报,这样的人值得交往,是君子。那些只想得到,不想付出(一毛不拔的,就是黑社会都没有这样的规矩);只想多得,不想多付(属于平常人);只想马上回报,不想长期回报(属于急功近利人人),选择交往吧。另外一部分人,付出以后没有回报,很少回报,以后就不意愿付出了,大约是心理问题者,他们的人际关系一定有问题,心理也是比较孤独,因为没有朋友。
当然,什么是付出,什么是得到,也是相对的,这些是哲学层次看。付出代表富裕,什么都没有的人,那里来付出,能够付出就表示富裕。得到表示贫穷,总是希望得到的人,上帝安排他做穷人(因为死了以后,什么也是空空的)。付出是快乐的,因为自己的价值得到认可。得到是痛苦的,因为他需要别人的赏赐,可怜巴巴的样子。长期只想得到,最后什么都不能得到。长期总付出,不想得到回报,回报也能够自己来,一定能够终成正果。一个人是健康的,大约就是得到与付出比较平衡和谐。一个聪明的人,能力强的人,他一定付出得多,得到也多。一个伟大的人,他一定是战略性付出,甚至付出生命,得到天下;一个小人物,他只能看到眼前具体蝇头小利的回报,就手舞足蹈了。一个偶然没有付出,就得到了回报,就开始守株待兔人,大约就需要心理咨询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