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时空
心理时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2,192
  • 关注人气:48,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躁已经成为社会精神病

(2010-07-23 11:30:40)
标签:

精神病

文学家

小人物

浮躁病

李白

时尚

分类: 幼稚观念、森田疗法

浮躁已经成为社会精神病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723

   看电视时,常常可以看到夸张的语言,夸张的打扮,夸张的行为,夸张的动作,夸张的服装,夸张的表情。好像夸张的无所不在,无孔不入。

   浮躁是目前中国人的普遍心态,特别是年轻人,现在开始向中年人蔓延。特别是发达地区(香港,台湾是极其明显的),现在开始向其他地区蔓延。从空间上说,因为都是个人主义,为自己活着,没有为家人,家族,民族活着的意思,所以思维比较狭隘。从时间上说,因为都是活在当下,没有历史感,没有未来感。这样的生活哲学,使他们心理极其可怜,渺小,脆弱,孤独。就象脱离了茫茫沙海的一粒沙,就象脱离了深不见底的一滴水,没有了归属感,又要极其表达其作用,发挥其功能,得到其认可,只能表现出浮躁,极度浮躁。

   是的,毕竟如果心理装了5000年历史,装了60亿人类,浮躁就会大大缓解。如果只是100生命时间,1个人的世界,灵魂深处不可遏制的焦虑,使他们不能不浮躁。成为同类是失败,成为另类是痛苦。归属同类心不甘,游离另类心孤独。唯一的方法,就是拼命使大多数同类成为自己一样的另类。就是接受,认可自己,自己的一切。千万年历史,思想的积淀,智慧的厚朴,信仰的力量,灵魂的探讨,哪里能够接受这小不点,小不同。

   被抛弃的人,往往都是声音最大。弱小的动物,往往其行为都是极其夸张(非洲大草原的雄狮非常从容,只有那些被吃的小动物的样子极夸张,也是一个生存之道)。其目的就是吸引人,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现在叫眼球文化。当正常的已经很平常了,异常的就开始登堂入室。当美丽的已经很普遍了,丑陋的就开始大行其道。当知识已经贬值为大白菜时,无知却成为一种可爱美德。李白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自己不是李白,只能不搞夸张死不休。记得过去有个朋友说,如果你的水平成不了文学家,你又不意愿刻苦努力成为文学家,你又特别想成为文学家,那就拿最伟大的文学家恶搞,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那就是成功,因为关注就意味着金钱,金钱就意味着一切。

好像小人物的命运已经注定了,因为父母没有给他们极高智商,极多金钱,极美外表,极强背景。但是,他们生活在人人都好像能够改变命运的时代,只要努力,只要努力。当勤奋已经被抛到垃圾堆里,当谦虚已经成为缺德时,努力地夸张就成为必然选择。夸张,就是小人物为了在最短时间,最小代价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利益的手段。声音大的比小的吸引人,声音怪的比大的吸引人,声音内容奇的比怪的吸引人,可以看出水平是越来越高,为什么就没有最后的表现呢,大言无声呢!沉默是金呢!那可能就是死亡,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声音如此,表情如此,发型如此,化妆如此,服装如此……。社会形成了一系列夸张文化,是草根时代小人物的文化。声音不大了,叫了没有用了,大家都在叫了,结果又是没有用。一个人的夸张偶然可以吸引人一下,大家都夸张了,夸张就成为文化,一种扭曲的变态文化,国家和民族就给其他人类以奇怪的感觉。不会表现,不会夸张,却成为一种不正常。这些就是我们说的,一个人的精神病大家说他是病人,大家都是精神病,健康人就成为精神病了,这些就是社会精神病,这些就是我们社会的浮躁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