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
关注网瘾 拯救孩子
《健康报》2007.01.12
作者:刘江
据报道,就读于成都市城东某中学初二年级的张星以学校组织学生到农村锻炼两天为由,向父母索要了50元生活费。到校后,张星对老师谎称自己生病,要休息两天。
下午,他来到一家网吧开始上网,这一上就是整整25小时。第二天下午6时,张星突然眼前一黑,右眼便什么也看不见了,恐惧使他“哇”地大哭起来,网吧老板把他送往医院,并通知了家长。当家长赶到医院时,张星已经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
类似悲剧不时在我们身边上演,令人心痛。网络成瘾在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给青少年成长造成的严重危害,促使我们必须理性地去了解网络成瘾并拿出积极有效的应对之策。
网瘾表现出的五种形式
网络游戏成瘾。这种形式是最早引起人们关注的。患者不分昼夜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
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者就是利用各种聊天软件及网站的聊天室进行人际交流,并到了成瘾的程度。网络交际成瘾又可分为交友成瘾和网恋成瘾两种。交友成瘾者多在现实生活中有孤僻、自卑等极端性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极不合群,只能在网络中谈心、宣泄自
己的情绪,长此以往网友成为自己心灵的寄托。与网络交友成瘾不同的是,网恋成瘾者交谈的双方通常是异性关系,并在网上确立了恋爱关系,不可遏止地越陷越深。这类群体多是失恋者或未曾恋爱者。网恋可发展成现实的恋爱,但往往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网络色情成瘾。在网络中,各种与性和色情有关的站点比比皆是,各种淫秽文字、声音、图像信息泛滥,可以毫无障碍地在网络中传播,只要稍不留心,就可能误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强迫信息收集成瘾。这类成瘾者经常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紧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这种现象与以强迫性物品收集为主的强迫症类似。他们下网后担心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信息,即使这些信息对他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也总想查看或者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中。
网络技术成瘾。这类人强迫性地沉溺于电脑编程或游戏程序中,不能自拔。这与电脑程序员的工作不同,网络技术成瘾的人往往没有目的,没有计划。
网瘾由轻到重的四个阶段
目前判断网瘾轻重并无一个特别准确的标准,研究者根据网瘾不同程度的表现,将其分成四个阶段并有四种相应的“脱瘾”方法。
■程度一
对症下药:家长和学校除了正确指导,让学生充分了解互联网的优势和危害,预防和避免学生沉迷网络外,还要在网络的使用、坐姿、上网时间上进行指导,特别是生理上的健康指导,比如上网的时候注意眼睛的健康,维生素的正常摄入等。
■程度二
对症下药:家长要对孩子的网络使用进行控制和干扰。必要时请心理咨询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把孩子每天上网的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交流,避免亲子关系的恶化。可以为孩子安排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经常与孩子一
起旅游、参观,用体验式的现实活动来控制孩子对互联网的过度沉迷。
■程度三
对症下药:进行封闭式心理治疗,必要时由临床医生加以诊断。同时对电脑进行控制,比如对电脑进行防火墙的设置。家长与孩子约法三章,限制孩子的上网内容、时间和地点。同时转移孩子的兴趣,在培养自信心等方面鼓励孩子。在营养上也要加强,因为沉迷网络常
令孩子的成长受到不良影响,身体机能也受到破坏。
■程度四
对症下药: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必须带孩子到专业医院或网络成瘾治疗中心进行封闭式治疗,初见成效后还应该在社区、学校的帮助下长期进行辅助配合治疗,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学校在此阶段应该配合家长,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让孩子有兴趣、有地方、更广泛
地学习,愿意与人交流。比如可以运用团体治疗的方法,从网上拉到网下,让孩子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