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医院管理、发表文章 |
半月观察
医疗费调价
《健康报》2006.11.02
作者:扬子晚报 新华网 吴剑 段沁江 江南晚报
调整费用让百姓说话
(事件:江苏省物价局近日对137项准备调整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公示,引发出社会各方不同的看法。)
市民质疑的声音:一是目前看病费用已经很高,再涨百姓的负担又加重了。二是医疗服务费升幅太大。三是涨价会增加不合理治疗,就像药费降得越多,消失得就越快一样,医疗服务涨价项目易受医院追捧,无形中增加不必要的检查。
有学者认为,在医药尚未分开的情况下增加医疗服务价格,很可能使百姓“看不起病”的状况恶化,建议医疗服务价格是升是降应由群众说了算。有关方面应通过听证会切实听取群众的意见,制定顺民意、得民心的调价方案。
(扬子晚报)
调价是冲击也是机遇
本次调价是政府定出指导价,各地按一定比例进行调整,其中检查费用下调,让多数医院一时难以适应,专科医院最先感受到调价的冲击波。
一位院长坦言,医院的特点是人力成本大,大型检查项目比较单一,像核磁共振设备,仅维护费用一年就达70万元。这些检查费用下调,医院很难收回成本。如果政府不能加大投入,医疗保障体系不能有效建立,看病贵的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周边地区的大型设备检查费用较高,江苏下调价之后将会吸引周边患者到江苏地区就诊。从这方面考虑,价格调整对江苏的医院来讲,也是一次扩大患者来源的机遇。
须公正考虑医患利益
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是极敏感、很复杂的工作,既要考虑病人的利益,也应考虑医院的发展,而且医疗服务价格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区之间的不平衡,这些问题都值得认真去思考。
医疗服务价格的制定,应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排除人为的利益因素,然后系统、客观、科学地加以分析,这样的价格调整可能才有积极的意义。
(福建南平市人民医院吴剑)
应有利于资源的供给
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行业中,如果需求的增加能够引起供给相应扩大,就可以在这个行业中引入市场化的运行方式,不对价格进行管制;反之则要对价格进行管制。也有人认为,对稀缺资源进行价格管制,人为压低其价格,就会使资源遭受浪费。比如城市大医院是
稀缺资源,由于价格管制,使医疗价格过低,群众患常见病、多发病也去大医院就诊,对高端医疗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解决这个问题,应引入“控制需求”的方法,如果医疗价格上涨有助于资源的供给,那么这种上涨应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检验费上调不能离谱
由于此次江苏医疗费拟调价项目,检验项目占到近半,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检验费虚高本来就是医疗收费的一大顽症,如果再调高,对患者无疑是一个打击,今后看病只能靠吃药了。
住院病人为随时了解病情发展,需要经过多次检验。就拿免疫固定电泳来说,患癌症、风湿类疾病、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都要使用,如果此检查项目真从现在一次20元调到360元,很多患者会因费用过高放弃该项目检查,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江南晚报)

加载中…